两会她故事 | 韩再芬:创作更多符合时代和人民需要的优秀文艺作品
多读优秀作品,吸收优秀写作技巧 #生活技巧# #自我提升技巧# #写作表达优化#
(来源:太湖妇联)
创作更多符合时代和人民需要的优秀文艺作品
——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韩再芬
在中国传统戏曲的百花园中,黄梅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在这片艺术的沃土上,韩再芬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黄梅戏的代表性传承人,韩再芬十分关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任何一种艺术,它都要活在当下,要体现自身价值。所以我们要积极努力地去拥抱时代,感知时代,创作更多符合时代和人民需要的优秀文艺作品。”韩再芬告诉记者,除了排演传统剧目,她所在的再芬黄梅艺术剧院也在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创作新剧目,如《鸭儿嫂》《不朽的骄杨》《延年和乔年》,推出黄梅戏电影《六尺巷》等。
作为一名从艺40余年的艺术家,韩再芬强调,艺术除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之外,还要讲求人民性。“从黄梅戏的角度来说,不仅要反映人民的生活状态、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同时要为人民接受、喜爱,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韩再芬表示,这对行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孜孜以求的目标。
践行艺术的人民性与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工作相结合,韩再芬在生活中注重加强对社会温度的感知,深入基层、倾听人民呼声,积极履职,不负重托。韩再芬注意到,当今社会,网络科技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极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线上购物、虚拟社交、数字生活等已成为常态,人们对新科技的发展进步尤为关注。
“犹如戏曲艺术需要剧场,人也需要真实的表达和有呼吸的生活。”韩再芬说,如何既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又不至于形成对数字的过度依赖,失去对真实世界的感知,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她打算在全国两会期间发声,呼吁大家重视这个问题。“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回归人文精神和哲学思考。”
·记者手记·
作为黄梅戏的代表性传承人,韩再芬不仅在舞台上演绎着经典,更在现实中思考着如何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她提到,艺术不仅要具备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更要具有人民性,要贴近生活、反映人民的精神追求。这种对艺术的深刻理解,源于她40余年的从艺经历和对社会的深切关怀。
韩再芬不仅关注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还敏锐地察觉到科技发展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这种关怀不仅体现在她对艺术的思考中,也贯穿于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工作中。韩再芬的思考表明,传统艺术与科技是可以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
来源 | 安徽日报
编辑 | 陈元平
审核 | 汪媛媛 胡治进
主办单位 | 太湖县妇女联合会
运营单位 | 太湖县融媒体中心
网址:两会她故事 | 韩再芬:创作更多符合时代和人民需要的优秀文艺作品 https://zlqsh.com/news/view/12782
相关内容
贾樟柯:山西文化资源需要亲近年轻一代文艺“大咖”们看完“人民的城市”主题展,创作思路瞬间打开了
Lisa成首位登奥斯卡舞台的KPop艺人!将和两位巨星合作
文化新观察,对话导演乌尔善:封神故事中的科技创新和文化之美
北京人艺与天津人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邓婵玉杀伐果断 姬发优柔寡断 邓婵玉已是大将,姬发还需要成长,很符合人设
Fendi 回应再陷文化争议,中国结工艺被指 “韩国制造”
机器人上春晚:载歌载舞,载戈载武!李子柒上春晚,文化创作必火
古韵今风翰墨传世纪-艺术家仲继林作品致敬故宫百年
李文峰画家作品细腻工致,被高价收藏,艺术成就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