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雕里的文化密码:李铭的非遗传承与文创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戏曲、民间艺术等,是口头和实践传承的瑰宝。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文化遗产#
在沈阳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城市里,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氏微雕”传承人李铭,以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为核心,致力于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文创相结合,成为沈阳文旅产业中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他的理想不仅是传承微雕技艺,更希望将文字中的非遗文化——包括印章、微雕、拓印三大领域——发扬光大,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文字中的文化密码
李铭自幼师承家学,深耕非遗技艺四十余年,形成了独特的“李氏非遗三绝技”——印章雕刻、微雕艺术与拓印技艺。这三项技艺不仅是传统工艺的极致展现,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1. 印章雕刻:方寸之间的文化印记
印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李铭在印章雕刻中融入了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使其成为一件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的艺术品。
2. 微雕艺术:精微之处见大千世界
微雕作为非遗技艺的一种,要求匠人在方寸之间展现精湛技艺与文化内涵。李铭的代表作《将进酒》,在一枚方章上刻下李白260字的诗篇,每字仅1毫米,石料纹理与诗意相映成趣,展现了“以小见大”的东方哲学。
3. 拓印技艺:古老工艺的现代新生
拓印作为一项古老的非遗技艺,通过将文字或图案转印到纸张上,记录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李铭在拓印技艺中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使其成为一种既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艺术形式。
跨界赋能:非遗文化的文创新生
作为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与文化创意产业商会总监事长,李铭积极推动非遗技艺融入现代文创领域。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收藏的珍品,更被沈阳文旅部门选为城市文化符号,开发为特色文旅产品。
匠人精神:城市文化的活态传承
李铭的成就不仅是技艺的胜利,更是匠人精神的延续。他通过作品传递“非遗虽小,可载乾坤”的理念,将沈阳的历史底蕴与当代活力凝练于方寸之间。他的理想是让非遗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文旅融合中焕发新生。
从非遗传承人到城市文化推手,李铭用刻刀雕刻的不仅是艺术品,更是沈阳的文化基因。他的非遗作品跨越时空界限,以文创产品为载体走进日常生活,让传统技艺在文旅融合中焕发新生。
结语
李铭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理想的实现,更是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实践。他通过印章、微雕、拓印三大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这种“守正创新”的精神,不仅为沈阳这座城市增添了文化温度,也为中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审核:崔守军、谭云标
责任编辑:邓文强
撰稿:邓文强
网址:微雕里的文化密码:李铭的非遗传承与文创实践 https://zlqsh.com/news/view/15499
相关内容
首个“非遗”春节 一起在微短剧里看非遗 |《丝路微短剧》第二期预告李子柒在人民日报撰文:国潮创新要抓住年轻人的心
春节文旅与国潮IP双热,迈好物创新“打法”,文化产业迎来新启示
从红楼梦里结诗社,看隐藏在千年文化传承里的秘密
今晚看春晚丨2025年非遗晚会:千名传承人三百余项非遗
解码千年书院文化基因,《胡瑗》如何掀起文化自信的风潮
伪满皇宫博物院里过个非遗春节
大国工匠刘更生:于榫卯间创新传承非遗技艺
保利文化传播 x 泡泡玛特|时间典藏联名款MOLLY重磅上市!
两会声音︱廖文丽委员:推动万古鲤鱼灯舞创建为国家级非遗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