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早期信号 发现星星的孩子

发布时间:2025-04-07 08:46

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实现量子通信 #生活常识# #科技资讯#

孤独症作为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正影响着全球约1/68的儿童,在中国也有数百万家庭正面临挑战。科学的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社交、语言和认知能力。掌握“五不原则”,可以帮助家长尽早发现“星星的孩子”。

“天才”患者只是一小部分

孤独症是一类以社交障碍、沟通困难和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它并非心理疾病或教养不当的结果,而是大脑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功能性差异。与普遍误解不同,孤独症患者的症状表现和功能水平存在极大差异——从需要全天候支持的重度患者到能够独立生活的高功能个体。

孤独症患儿容易伴随认知问题、情绪问题、行为问题等。部分孤独症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但也有部分个体在记忆、艺术或计算等领域展现出特殊才能——这些“天才”表现只是谱系中的一小部分。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全球孤独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约为1%-2%,我国估计患病率为0.7%,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这种上升趋势部分源于诊断标准的完善和公众认知的提高,但确切成因仍是科学界探索的课题。

发现孤独症5个早期征兆

在孤独症的诊断方面,目前主要依靠医生的临床评估来完成。因此家庭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一些反应进行初步判断:

不应。我们叫孩子的名字他没反应。

不看。正常我们对话会看着对方的表情和眼睛,但他们社交不看人,尤其是面对面的眼睛对视。

不指。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

不说。语言出现延迟,尤其是对话型的语言能力差,部分孩子可以发出很多声音,但是不会对话。

不当。孩子可能会出现不恰当的行为,家长往往会觉得孩子有点“怪”;言语的不当,表现为正常语言出现后言语的倒退,经常说难以被听懂、重复、无意义的语言。

当孩子出现这些警示信号时,应尽早就医评估,因为“早期干预”的效果通常最为显著。

全生命周期的支持

孤独症群体的需求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变化,需要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支持体系。早期干预是孤独症支持体系的基石。0-6岁是大脑可塑性最强的时期,科学的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社交、语言和认知能力。

家长需警惕的是,目前孤独症没有特效药物,心理治疗、康复训练和教育仍是主要干预手段。儿童青少年阶段,通过教育康复融合体系,为孤独症儿童提供更多元的教育模式。对于成年期的孤独症,需要为他们提供职业评估、技能培训和就业支持、康养服务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回归社会。

文/张晓鸣(首都儿科研究所)

(责编:邢郑、孙娜)

本文分享自人民网科普频道,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网址:五个早期信号 发现星星的孩子 https://zlqsh.com/news/view/20134

相关内容

五个早期信号 发现星星的孩子
@全体家长,孩子这些“信号”要注意
来自星星的你早期采访,全智贤不想搭理金秀贤的样子
早安,晚安,吃了吗?笑死我了,原来明星也是这么追女孩子的
早期内娱千金感十足的女明星,真是美得各有特色啊!
重磅消息,四川三星堆再次发现六个祭祀坑!中国历史是否会被改写
宋佳星光大赏现场最想要成毅的微信 啊哈哈哈哈宋佳真是小女孩的气质hhhh
此时一个在现场的小女孩已经狠狠泪目了 !@华晨宇yu 2025华晨宇火星演唱会
绑架王星的人贩子曝光了!
真的被李现在《你好星期六》预告里的话戳到…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