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传说”2.0:人人传、人人说
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塔,流传着白娘子的美丽传说。 #生活知识# #旅行生活# #景点推荐#
“西湖传说”文化空间暨书香非遗综合展启动仪式活动现场 杭州图书馆供图
越剧《梁祝》经典选段拉开演出序幕,昆曲选段、济公模仿片段等精彩上演……近日,“西湖传说”文化空间暨书香非遗综合展启动仪式在浙江杭州图书馆举行。该文化空间的创办是杭州图书馆与非遗有机融合的一次积极尝试。近年来,杭州图书馆致力于“西湖传说”的活态传承,积极拓展公共文化空间,为公共图书馆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机智善良的白娘子、大智若愚的济公、淳朴仁厚的许仙、聪慧机敏的祝英台……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都来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西湖传说”。“西湖传说”源远流长,以“名山、名水、名人”为主要特征,历代文学艺术家利用西湖民间故事材料进行改编再创作,形成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据不完全统计,现存“西湖传说”约630个。
民间传说故事来源于人民,也发展于人民。“孩子们可以用自己的奇思妙想,赋予民间传说故事新的生命力,让生动有趣的民间传说故事开出新的花。”杭州市图书馆副馆长丁晓芳说。《吕洞宾卖汤圆》《梁山伯钱塘求学》《许仙识假药》……2024年8月,“非遗杭儿风”杭州民间传说故事讲述活动在杭州图书馆少儿分馆开展,一个个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形象被孩子们演绎得淋漓尽致,让现场观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此同时,通过这种形式也让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阅览非遗图书、视听“西湖传说”故事,观看非遗手绘地图、非遗物品展陈,自助查询非遗代表性项目、体验数字化全息舱……“图书馆里有浓浓的非遗味儿,这一趟很值!”杭州市民陈女士专程带着孩子来到杭州图书馆,近距离感受“西湖传说”的文化魅力。
公共图书馆既是非遗资源的记忆宝库,也是传统文化传播、推广的重要桥梁。录制“西湖传说”演播音频,制作《阅聆·R&L》“西湖传说系列”,出版有声图书《且偕传说醉西湖(汉英版)》……多年来,杭州图书馆作为“西湖传说”的保护传承单位,一直致力于用数智技术对故事文本进行开发利用、有效传播。
“希望市民都能成为西湖传说故事的讲述者和续写者。”杭州图书馆馆长刘冬表示,为了推动馆藏非遗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去年10月,图书馆就开始策划相关事宜,秉承“文化+科技+旅游+民生”的展示理念,希望能打造一个特色鲜明的非遗展陈空间,让非遗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平台融入大众日常,让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西湖传说”。
浙江济公公益基金会向杭州图书馆捐赠演员游本昌在电视剧《济公》中扮演角色时所使用的签名道具;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陶瓷工艺高级美术师林化渺等向图书馆捐赠了与“西湖传说”主题相关的非遗作品……而今,在社会各方的关注和支持下,新启用的“西湖传说”文化空间韵味很浓,突出了“书香非遗”特色,专门设置了非遗文献区、“西湖传说”文献专区等,还推出雕版印刷及木版水印非遗技艺体验项目,为市民提供沉浸式的非遗体验。
据悉,杭州图书馆还与茅威涛艺术发展中心、之江容量无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浙江济公公益基金会等签署了“西湖传说”主题剧目创排合作意向协议,计划通过公益戏剧教育与新编剧目创排,推动非遗故事的创新表达。
“图书馆的坚守、社会力量的汇聚、老百姓的追捧,共同推动‘西湖传说’文化空间成为根植百姓、守护传统、惠及市民的记忆库与文化场。”刘冬表示,“接下来,我们会在空间内持续提供丰富的非遗体验,吸引更多市民走进图书馆,同时携手社会组织,深度挖掘‘西湖传说’的文化内涵,共同推动主题剧目创编及展演,拓展非遗传播传承的边界。”杭州图书馆将面向社会培育志愿讲解员、组建非遗社团,让关注和喜欢“西湖传说”的广大人士都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传承中来,实现“人人都是传承人、处处皆是文化场”的生动图景。(周传人)
网址:“西湖传说”2.0:人人传、人人说 https://zlqsh.com/news/view/20298
相关内容
起猛了看到赛博许仙白娘子逛西湖了 机器人演绎《白蛇传》!三人无意中来到传说的巨人国,惊悚影片
谁说过,爱会让人不自由,等来了2.0没听到的勇敢
武松墓据说出土了遗骨,和《水浒传》武松身体特征一样,是真是假
国色芳华,传说中的三个男人一台戏?何惟芳、杨紫相关,引人好奇
梁羽生33部武侠小说,四个系列代代相传,每一部都是天下江湖
《琼瑶自传》⑩ | 我的人生,比小说更精彩
白娘子小青西湖边重聚
侠之大者,传承江湖梦—《射雕英雄传》背后的英雄与江湖
江湖传说相声圈里三大谜案之一,马季是否打过侯宝林的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