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远离子宫内膜癌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了解宫颈癌预防知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健康生活技巧# #宫颈癌#
新华社天津4月15日电(记者张建新、栗雅婷)子宫内膜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在我国呈现上升态势,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专家提醒,肥胖、长期不良的饮食方式、熬夜、工作生活压力大等均可造成代谢紊乱,可能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时干预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是预防的有效方式。
今年的4月15日至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中国抗癌协会子宫体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妇瘤科主任医师曲芃芃介绍,肥胖及代谢性疾病如高血糖、高血脂、胰岛素抵抗等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之一。脂肪细胞可合成某些类固醇,将其及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并对子宫内膜产生刺激,代谢异常可能会干扰体内雌孕激素的平衡,从而导致子宫内膜癌。
此外,长期摄入含有雌激素的药物、补品和保健品等也可能导致雌激素升高。而绝经延迟,卵巢排卵障碍如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则可能导致雌激素持续升高而孕激素相对不足,出现这些情况的人群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曲芃芃表示,除了雌孕激素不平衡导致的子宫内膜癌,还有大约5%的子宫内膜癌是由遗传引起,这类患者的发病年龄通常比非遗传患者年轻10至20岁,并且全身多个器官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也更高。
由于子宫内膜癌的发展过程往往缓慢而隐匿,因此关注其早期症状变得格外重要。专家表示,在病变的早期阶段,最重要的预警症状是异常子宫出血,月经周期的异常变化或绝经后子宫出血常常是子宫内膜疾患的首要信号。此外,子宫内膜增厚也是子宫内膜癌的典型症状之一。
“随着子宫内膜癌发病年轻化,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对于年轻且有强烈保留生育功能需求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如果经过谨慎选择符合保育条件,可以进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曲芃芃说。
(责编:李慧博、孙娜)本文分享自人民网科普频道,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网址:专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远离子宫内膜癌 https://zlqsh.com/news/view/22119
相关内容
如何守护“心灵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权威解读雨水时节话健康:专家解读春季养生与疾病预防
如何在生活中找到乐趣并保持乐观积极?
董明珠再回应“格力专卖店”改名“董明珠健康家”
“尽管去过你们喜欢的生活吧,希望大家都可以健康快乐,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花粉过敏要等有症状了再吃药?这4个健康误区千万别信!
科学认知脂肪肝 远离健康“肝”扰
古天乐自曝:右眼视网膜穿了两个洞,患上“飞蚊症”
我国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逆转肝部疾病 守护肝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