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楷书第一人”黄自元的殿试卷,字字震撼,沈尹默的启蒙老师
古代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是殿试第一名,象征着最高荣誉。 #生活常识# #历史文化普及#
清代有一种说法叫作“无欧不点元”,意思是想要考取功名,得先练成一手精妙的“欧楷”。当时把“欧楷”写得登峰造极的有四位,分别是姚孟起、林则徐、黄自元和王维贤,而这四位又以黄自元水平最高,被学界称为“清代楷书第一人”“欧楷圣手”。
黄自元,字敬舆,号澹叟,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生于湖南安化县龙塘乡一户名门望族。黄家不仅有良田万顷,更藏着海量的图书和碑帖。黄自元自幼熟读百家经典,临摹前人作品,在祖父、父亲的亲自教导下,他书艺精进很快。
黄自元从六岁开始练字,初学颜真卿、柳公权,后又取法二王、欧阳询、米芾等大家。史籍记载,他为了提升笔力,一直坚持悬腕书写,每天拿出几个小时的时间训练臂力。这正因此,他的“欧楷”还原了欧阳询楷书的刚健瘦硬。
黄自元从乡试、府试到最后的殿试,他的书法上的成就为其增色不少。清同治七年(1868年),黄自元殿试名列第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此后历任顺天乡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等。
在徐州圣旨博物馆,至今珍藏着黄自元当年的殿试卷。隔着屏幕都觉得震撼。字字精致典雅,以欧、颜楷法为基础,兼有欧楷之笔画挺拔遒劲、结字之欹侧险绝,颜楷之骨肉匀称、体势宽博。提按有致、起收扎实,墨色枯润得宜,每一笔都一丝不苟、力能扛鼎。
黄自元为官期间也不忘书法,甚至可以说他的书名远大于官名,也掩盖了榜眼的名头。时人称赞:“数十年来,碑碣之文,祝颂之作,皆得以先生书为荣,零缣片纸,人争藏弃,或诡冒模龚以弋厚利,虽穷荒鲰孺,无不知有黄先生书者……盖世人徒震于先生之艺术,至含章隐曜而卓然有自立之道,非平日默窥潜视未易而得名也。”
黄自元的“欧楷”以笔画肃整挺拔,结构精准严谨著称,整体风格端庄俊朗,他的《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被清末以来许多学书者视为“圭臬”,其中就包括沈尹默。沈以黄自元的欧楷为启蒙,12岁时临摹黄自元的《临九成宫》,积累了扎实的笔法基础,执笔上也受其影响。
不过,一直以来,批评黄自元书法“俗”的言论很流行。沈尹默25岁时与陈独秀相遇,陈独秀指出:“我昨天在刘三那里,看见你一首诗,诗很好,但是字其俗在骨。”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学了黄自元的字。
您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网址:“清代楷书第一人”黄自元的殿试卷,字字震撼,沈尹默的启蒙老师 https://zlqsh.com/news/view/23148
相关内容
这位封疆大吏的字有多美,三百年无人能敌,启功就是学的他的字吧沈阳故宫的结构特点有哪些?殿柱是否蕴含彰显中华传统的元素?
废柴女孩被老师瞧不起,做出两套试卷震惊全场
看看启功26岁临摹的《灵飞经》,功力一流,网友:这就是天才!
中学老师临摹黄庭坚草书,像胡乱画的草稿纸,结果被列入国展行列
他的书法得苏字精髓,又具自家面目
【原迹鉴赏】 宋代书法名家苏轼、黄庭坚书法(中堂)
一幅600多字的书法,拍出4.368亿天价,单字价值70多万,谁写的?
看看我国第一位书法博导的字,大众普遍欣赏不来,是他孤高不群吗
范曾一句“当今书法家,老夫第一”,像一个耳光,抽了书法界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