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拍马屁的最高境界?一首马屁诗竟流传千古,说出来谁都知道

发布时间:2025-04-26 00:49

你知道为什么鸡蛋总是从鸡的屁股出来吗?因为那是出厂价。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生活笑点汇总#

中国是属于诗的国度,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骚客为中国的诗歌文化添上了属于自己的一笔?

然而,诗歌想要名垂千古并没有那么容易。就拿我们最爱附庸风雅的乾隆皇帝来说,他一生写诗四万三千六百三十首,成为了我国乃至全世界写诗最多的人,但是他的诗真的可以说毫无欣赏价值,根本没有人能记住他写的诗句。

与乾隆皇帝相对应的,宋朝诗人苏麟仅仅写过一首短诗,全诗一共不过十四个字,却能流传千古!

这首诗有名到什么程度?其中的七个字,几乎全中国的人都知道,它的流传度实在太广了以至于有不少人都以为这是句俗语,而不是诗句。

这首诗便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开篇七字“近水楼台先得月”已经深深地印刻在了中国的文化当中,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适用,中国人便能将这七个字脱口而出!

但是,又有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一首尽人皆知的诗,竟然是专门为拍马屁而写的,这又是怎么样一段故事呢?

原来,宋朝的大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曾经来到过杭州任职。在他的任期之内,范仲淹选贤举能,当地许多能力出众的人才都得到了提拔与重用,不少人更是获得了前往中央任职的机会。

这时候,一位叫苏麟的官员却迟迟得不到推举。因为他的职位是巡检,经常出公差,范仲淹自然很少接触到出差的人,从而将他忽视了。

看着跟自己同期为官的同僚一个个都升迁,本来比自己职位低很多的人也都超过了他,苏麟心中非常地惆怅与着急。他急需向范仲淹证明自己的能力,可是要怎么做才好呢?

如果直接去跟范仲淹说吧,就显得自己太刻意了;不去找他吧,就只好苦苦等待,这得等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他听到了身边的人在称赞范仲淹的文学成就。一语点醒梦中人,他可以将这份心情写成诗,以请教文学的方式告诉范仲淹自己的想法。

于是,苏麟便写下了这首“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呈了上去,请范仲淹赐教。

范仲淹是何等的智慧,他一眼就看出了苏麟的用意。

第一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将范仲淹比作皎洁的月亮,意为靠近水边的楼台能率先看到月亮的投影。

第二句“向阳花木易为春”则将范仲淹比作高高在上的太阳,意为迎着太阳的花草树木能生长的非常好,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

月亮与太阳,这是在古代最受人尊敬的自然产物,有个成语便是“日月同辉”。苏麟在诗中将范仲淹比作日月,这怎么能不让范仲淹欣喜?

而且这个马屁拍得非常高级,不光极高地赞美了范仲淹,更是委婉地说出了范仲淹提拔周围的官员,却忘记了出差的官员这件事。再加上这首诗确实是非同凡响,才气逼人,于是苏麟很快就受到了提拔。

苏麟的这首诗仅仅只有两句,于是后来便给它取名为《断句》,可是,就是这么简短的一首诗却成为了千古名诵,后世的文人是一再引用,以至于流传到老百姓的耳朵里,逐渐成为全中国都知道的一句诗,真可谓是诗歌史上的一段佳话。

网址:什么是拍马屁的最高境界?一首马屁诗竟流传千古,说出来谁都知道 https://zlqsh.com/news/view/24671

相关内容

苏轼用三首禅诗,说透人生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层呢?
大臣想拍蒋长扬马屁,结果拍到了马腿上,自己下场惨了
林则徐最著名的一首诗,其中两句爱国名言,振聋发聩、千古流传
苏轼与此人恩怨交织,但也曾模仿了他的一首诗,成为千古名作
东方青苍不愿当凡人,小兰花拍马屁,让他成功上钩
齐白石画了一个牛屁股卖570万,网友却都拍手叫好,这是为什么?
远古神话竟然是真的?千百年来,世界各地神话传说惊人相似之处!
中华千年诗歌史,废话体为何能走红?人们心中文化的指标是什么?
皇帝让李白歌功颂德,李白洋洋洒洒写下千古名篇,却成他第一狂诗
陶渊明最豪放的一首诗,6句就有4句千古流传,迷茫人看清人生真谛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