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画蝉曾被他笑话,这只蝉拍出8亿,专家:放大4倍看就明白了
在小区绿化带发现了一只蝉蜕壳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自然观察奇遇记#
引言
善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生者只重其形。要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后复写生,自能神形俱见,非偶然可得也。——齐白石
齐白石与张大千同为上世纪的名画家,齐白石善画鱼虾虫蟹,而张大千工于山水泼墨,二人并称“南张北齐”。虽然齐白石比张大千年龄大了三十岁,但这并不影响二人在书画造诣上的往来交流。曾有好事者将他们二人的关系评为:“虽有交往,但不甚深厚,彼此间成见颇深。”说来,这个说法倒也不是无稽之谈,确实有据可考。从前一次齐白石画蝉曾被他笑话。可在后世的拍卖会上,这只蝉居然值8亿的天价。专家说,要需放大4倍来欣赏这幅画就能明白了。
值8亿的蝉
常言道:齐白石画虾逸趣横生;徐悲鸿画马栩栩如生;张大千绘莲精妙绝伦。齐白石先生最为人所盛赞的就是他画的虾了,但事实上不只是虾,齐白石先生对其他如鱼虫蛙蟹之类的生灵描绘也造诣颇深,在这幅被拍出8亿天价的画里便能够体现出来。关于蝉,我们说某一事物极其轻薄时便总习惯于用“薄如蝉翼”来形容,而这蝉翼究竟有多薄呢,则需要我们近距离下观察蝉才能知道:蝉翼之薄几近透明,蝉翼上的一道道美观的纹理交叉相错清晰可见。如果要评判一个人画蝉画得如何,这蝉翼画得如何便是评判的重点了。
画蝉翼时,下笔轻了便会显得绵软无力,失真无趣;下笔重了则又过犹不及使蝉翼生硬死板,不似活蝉,倒似标本。因此画蝉求形似可能不难,但若欲求神似便不甚容易了。而齐白石先生画的蝉都栩栩如生,尤其蝉翼尤为精致,虽在他的作品中蝉往往不是画作的主体,但总是点睛之笔般的存在,恍惚似所画之物活了过来,画面灵动活泼、天趣横生。
齐白石先生的这幅画的主体其实并不是这小小的一只蝉,所以由专家将这幅画放大后我们才得以看到这只蝉的精妙。首先从整体来看,这蝉呈趴伏之态,头朝下伏在植物的茎秆之上,且两翼收于身体两侧,六足弯曲,有欲振翅起飞之势。再将我们的目光聚焦在它的两翼,肉眼可见的清晰透明,腹背光影随蝉翼遮掩而变,凡见者无不叹为观止,其画技之高深可见一斑。
蝉头的朝向,是上还是下?
关于蝉头到底应该朝上还是朝下的这个问题,甚至险些使张大千先生与齐白石先生结下过节。民间关于画蝉事件的始末说法不一,有说是在徐悲鸿宴请这二位大师后张大千画蝉赠与徐悲鸿之妻以感谢烹饪时齐白石在旁指出蝉头朝向的问题,也有说是张大千将一幅蝉画赠与徐鼐林却被后来做客的齐白石指出蝉头朝向反了。
尔后张大千一次机缘巧合下却见齐白石的一幅画上蝉头的朝向与自己之前所画相同,便与同好们调侃称,齐白石先生还说自己画错了,原来他也是这样画的啊,当时不少人觉得他说这话带着几分嘲讽。
后来齐白石专门托人将蝉头朝向的其中玄妙说与张大千,原来是因为虽然蝉在花木的茎叶上时蝉头多以朝下为主,很少朝上,可是那天张大千所画的蝉趴在柳枝上便正巧是那少数。柳枝下垂摇曳生姿,细细观察便可以看到这时的蝉头便是朝上的,故而那日称张大千画错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甘心的张大千为了检验齐白石话中真假也学他去各个树上观察蝉头,才知齐白石诚未欺他,果真只有柳梢上的蝉蝉头朝上,其他都是朝下。从此张大千对齐白石更为叹服,也学齐白石般下笔之前将食物观察数次,创作比起从前细心了许多,因而受益良多。
结语
引言两句齐白石先生将关于作画的毕生所学尽凝结于此:写意者专神,写生者重形,而神形俱见则需写意与写生相生相融。据齐白石先生生前阐释,他从不画自己没见过的东西,下笔作画的一定是自己悉心观察过数遍的,将所画之事物的所有动态与静态都了然于心才可下笔如有神助。
世间万事万物同源共生,各行各业的道理自然也相互延承。当然,舞文弄墨的艺术成就高低总是与天赋无法脱离的,可能我们普通人无论如何努力与热爱,穷极一生也无法达到齐白石先生与张大千先生那样的高度,但作画如做人,我们做事也应学习齐白石先生的耐心与严谨、张大千先生的欣于改正与学习。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址:齐白石画蝉曾被他笑话,这只蝉拍出8亿,专家:放大4倍看就明白了 https://zlqsh.com/news/view/2515
相关内容
齐白石画的老虎像猫?放大30倍,专家:惜墨如金,犹如猛虎下山!吴昌硕与齐白石对比?专家:吴昌硕是文人画最后的高峰
都说齐白石的虾画得好,究竟好在哪儿呢?
齐白石画牛被打脸?自己画牛“不要脸”,弟子帮忙画卖7751万
齐白石56岁为追保姆送上名画,如今价值9200万,谁是这个幸运儿?
朋友寿宴,齐白石因心疼钱画了9个寿桃送过去,如今价值4140万
他画2颗白菜放“半截”砖头上,卖43.7万,专家:毫无艺术性!
3部电影亏8亿,向佐学谢苗拍网大,成龙徒弟做导演,能改写命运吗
李白身上的这些谜团,千古难解,他并非只有诗酒人生
濮存昕主演话剧《李白》——既希望又不希望这是他最后一次演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