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狂的三句诗,一句得罪儒生,一句得罪权贵,一句得罪天下人
每天对自己说一句鼓舞人心的话,比如'我今天会做得更好'。 #生活技巧# #学习技巧# #心理暗示技巧#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后世誉为“诗仙”,他的诗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也常常借诗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在他众多的诗篇中,有三句诗格外引人注目,这三句诗一句得罪儒生,一句得罪权贵,一句得罪天下人 ,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李白独特的无畏的精神。
得罪儒生的诗句:“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在《嘲鲁儒》一诗中,李白毫不留情地嘲讽了那些沉溺于儒家经典、拘泥于文字解释的儒生,尤其是那些“鲁叟”(即鲁地的儒生)。“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在这几句诗中,李白尖锐地指出,这些儒生虽然口口声声谈论五经(儒家经典),但不过是些白发苍苍、一辈子只知道啃书本的老朽。
当问及他们有关治国安邦的实际策略时,他们却茫然无知,如同坠入烟雾之中。
李白对儒生的这种嘲讽,也是对当时儒学教育的一种批判。他同时认为真正的学问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批判精神,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罪了儒生,但也体现了李白追求实用、反对空谈的个性。
得罪权贵的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一生虽然才华横溢,但仕途却颇为坎坷。他早年曾有过短暂的仕途经历,但很快就因为不愿阿谀奉承、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而辞官而去。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李白更是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权贵的蔑视。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句诗是李白对权贵们发出的最直接的挑战。他明确的表示,自己宁愿保持现状,也不愿为了讨好权贵而摧眉折腰、低声下气。这种崇高的气节,不仅赢得了后人的敬仰和赞叹,也充分展示了李白不畏强权、敢于抗争的精神风貌。
李白的这句诗,其实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有力批判。因为在唐代时期,权贵们往往凭借权势和财富为所欲为,而普通百姓则只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李白敢于站出来挑战这种不公,无疑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勇敢抗争。
李白的这种抗争,也给他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由于自己多次直言不讳而得罪权贵,所以导致多次被贬谪、流放。但即便如此,李白也从未改变自己的立场。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原则,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诗仙”风范。
得罪天下人的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出自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当李白接到唐玄宗征召他入京的诏书时他欣喜若狂,认为自己终于迎来了实现理想的机会,这句诗将他的自命不凡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但是也得罪了天下人。
因为在当时的世人眼中,李白不过是一个四处游历、写诗饮酒的文人,而他却如此自信满满,甚至有些狂妄地认为自己绝非平凡之人,即将踏上仕途大展宏图。
这种过于张扬的态度,难免会引起他人的嫉妒和不满,毕竟在那个科举制度盛行的时代,大多数人都要经过多年的苦读才能有机会进入仕途。而李白却凭借自己的名声得到皇帝的征召,这让很多人觉得不公平。
他的这句诗,也仿佛是在向天下人宣告自己的与众不同,这种狂傲的姿态,无疑会让一些人感到不舒服,甚至认为他是在炫耀。
写到最后
#图文打卡计划#这些诗句不仅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挑战和批判,更是李白追求自由、独立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虽然这些诗句在一定程度上给李白带来了麻烦,但它们也赢得了后人的赞叹。
大家如果还有别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同时也欢迎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网址:李白最狂的三句诗,一句得罪儒生,一句得罪权贵,一句得罪天下人 https://zlqsh.com/news/view/29069
相关内容
曹操一生最出名的三句诗:一句成酒鬼口头禅,一句成无数人座右铭一首最不像王维写的诗,前几句还美得令人心醉,最后一句画风清奇
李贺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一百多年无人能对,到宋朝才有下句
陶渊明最豪放的一首诗,6句就有4句千古流传,迷茫人看清人生真谛
唐代诗人笔下的爱情诗,句句不提爱,但句句都充满爱
苏轼最得意的一首词,专门写信向朋友自夸,最后一句经典
唐朝有一位“呆”诗人,3年仅写出2句诗,流传至今成了名作
诗鬼李贺写“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没人能接上,宋朝出现下半句
红楼梦里最不会写诗的两个人,却写了两句最好的诗
欧阳修得意弟子写首诗,明明写柳却无柳字,明明讽人却无一句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