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追求的 “天人合一” 境界,引发观者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与遐想:

发布时间:2025-05-14 15:18

家居装饰常引用中国画中的山水元素,追求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生活知识# #家居生活# #居家生活哲学# #传统文化在家居#

傅抱石款山水画

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字庆远,谱名傅中州,普用名长生、瑞麟,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现代画家。1932年夏,得徐悲鸿力荐被保送到日本公费留学;1934年5月,在东京举行书画篆刻个展,由郭沫若主持开幕;1935年7月学成回国;1959年-1963年访问祖国各地,期间创作了《延安》《黄河清》《镜泊飞泉》等优秀作品;中年创为“抱石皴”,晚年多作大幅,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人物画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著有《中国古代绘画之研究》《中国绘画变迁史纲》等。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那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说与他人谈经辩道,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我的图像、人的性情。

水墨画,是中国绘画的代表,也就是狭义的“国画”,并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基本的水墨画,仅有水与墨,黑与白色,但进阶的水墨画,也有工笔花鸟画,色彩缤纷,后者有时也称为彩墨画。中国水墨画的特点是:近处写实,远处抽象,色彩微妙,意境丰富。黑白调子的水墨画早期都是以山水画的形式来表现的,虽然仅有黑与白,但因为纸色的关系,其实是略为偏黄的。彩色的水墨画在近代有泼墨山水的应用,也有水墨动画的应用。“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着重要地位。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个分支结构,是组成中国画体系的元素之一。

在20世纪中国画坛,傅抱石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星辰,以其独树一帜的水墨艺术,奏响了一曲震撼人心的艺术交响。他的水墨作品,既是对传统绘画的深度回溯与创新传承,又是对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与艺术升华,为中国水墨画的发展开辟出一片崭新天地。傅抱石水墨艺术的独特魅力,首先体现在他那别具一格的笔墨技法上。他自创的“抱石皴”,堪称绘画技法革新的典范。在运用“抱石皴”时,傅抱石以散锋笔法,纵横挥洒,笔触疾如风雨,墨色在快速的运笔中相互碰撞、交融,干湿浓淡间,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节奏感与韵律感。这种皴法打破了传统山水画中皴法的常规模式,以一种更为自由奔放、充满激情的方式来表现山石的质感与形态。在他的山水画中,山峦仿佛在狂风中涌动,墨色的浓淡变化塑造出山体的起伏与光影,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近景的山峦用浓墨重彩勾勒,皴擦出坚实的质感;远景则以淡墨轻染,营造出朦胧悠远的意境,远近呼应间,展现出祖国山河的壮丽雄浑。

艺术点评:

此幅画作采用了传统山水画常见的高远构图法,画面由近及远,瀑布、树木、山峦依次铺陈 ,营造出纵深感和空间感,引导观者目光从前景瀑布逐渐延伸至远处山峦,层次丰富。画卷整体以墨色为主,浓淡相宜。近处树木用浓墨点染,展现其茂密苍郁;远处山峦以淡墨晕染,表现出云雾缭绕的朦胧感,体现了中国传统水墨画 “墨分五色” 的特点,通过墨色变化塑造物体形态和营造氛围。画家运笔灵动且富有变化,描绘树木时,笔法繁复多变,线条或粗或细、或曲或直,勾勒出树木的形态与质感;画瀑布时,线条流畅且有节奏感,表现出水流的动感与气势。画面营造出清幽、空灵的意境。瀑布飞泻,似能听到潺潺水声,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云雾弥漫于山峦间,给人一种神秘、悠远之感,仿佛置身于远离尘世喧嚣的山林之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壮美,体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追求的 “天人合一” 境界,引发观者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与遐想。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文化艺术欣赏价值!

以上全部内容为平台主观观点摘录或原创文化广告包装,不代表任何藏品实际价值与真伪鉴定,藏友自行看待与区分

网址:体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追求的 “天人合一” 境界,引发观者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与遐想: https://zlqsh.com/news/view/30722

相关内容

吕俊成山水画作:传统与创新交融的视觉盛宴
李圣峰‖《蓥华雨后》卷:水墨长卷中的山水精神密码
《傅抱石山水画》
吴山明的“水墨散文”
石涛山水小景的构图,实在是高
画坛神才张大千精通山水画,因哥哥说的一句话,终生不肯画老虎
黄君璧《仿古山水册》欣赏
突破传统工笔画范式,“叶丽美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在深圳开展
大千曾孙张砚溟踏上归国之路,传承前人风采
袁成亮:舒奉谦与他的江南风情山水画创作(2024年12月26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