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津羽“昆曲+”文化出海 上海昆曲澎派艺术研习中心东京分社挂牌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京剧、昆曲等 #生活知识# #传统文化#
每年的5月18日,都是昆曲界的大日子。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其中包括中国的昆 曲艺术,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
2025年5月18日,在昆曲第24个非遗日来临之际,上海昆曲澎派艺术中心东京分社正式挂牌成立,昆曲澎派闺门旦演员赵津羽爱徒,澎派闺门旦再传弟子潘晓静女士担任东京分社社长常驻日本。
昆曲澎派闺门旦艺术由国宝级昆曲大师张洵澎老师开创,澎派中心东京分社成立的初衷,就是要将张洵澎老师独特的表演艺术远播海外,用艺术架起友谊的桥梁,让昆韵成为最美的交流语言。昆曲作为中国戏剧艺术的代表,其艺术特点和表达形式深植于中国文化审美之中。此次澎派中心东京分社的成立,意味着昆曲艺术的海外传播走出一条新路,也代表着全国昆曲推广第一人赵津羽的“昆曲+”文化出海落地东京。
“昆曲+”文化出海 中日文化交流缩短物理距离
早在2016年,赵津羽就受邀到日本演出,从此结下不解之缘。近年来,赵津羽和和爱徒潘晓静一起,参加了多种形式的日本民间文化交流活动,也逐渐培养起一群昆曲爱好者。2023年夏天,赵津羽受邀来到日本东京梅若万三郎家舞台交流演出,与日本古老的“狂言”艺术同台。互动环节中,兰花指、兰花掌、水袖和扇子体验……这些源于昆曲的表演内容,更让观众沉浸式了解中国昆曲这门古老戏曲艺术的魅力,也让赵津羽收获了众多年轻的日本粉丝,把“昆曲+”文化出海与海外传播,带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2024年,日本狂言艺术家奥津父子受邀来上海,参加昆曲与狂言的非遗雅集交流,让上海观众沉浸式体验两种非遗文化的艺术魅力。随着中日文化交流需求的日渐增多,上海昆曲澎派艺术研习中心东京分社也由此应运而生,从此成功缩短了物理上的距离,让中日文化交流在未来可以深入化常态化。
《昆曲种子计划》在日本启动 让昆韵成为最美的交流语言
作为赵津羽老师的爱徒,澎派中心东京分社社长潘晓静女士有着"蟠桃仙子“的雅号,十多年跟随赵老师研习昆曲,承继澎派艺术风格。潘晓静多次在日本参与演出和交流活动,深受日本观众喜爱。东京分社的成立也是多年来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结下的善缘。
昆曲作为“百戏之祖”的古老戏曲艺术,宛如华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一代代昆曲人用梦想、坚守、热情支撑起了昆曲的未来。由赵津羽领衔的“昆曲种子计划”,此番也有机会走出国门,在日本播撒昆曲的种子。未来,上海昆曲澎派艺术中心东京分社将通过一系列民间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普通日本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也能接触到中国昆曲这一古老的非遗文化艺术,让昆韵成为最美的交流语言,为中国昆曲文化出海贡献一份力量。
网址:赵津羽“昆曲+”文化出海 上海昆曲澎派艺术研习中心东京分社挂牌 https://zlqsh.com/news/view/32395
相关内容
津派文化研究中心在天津成立昆曲《李佩先生》首次走出北京 赴合肥演出探寻前辈足迹
昆虫新物种海珠微瓢虫被发现
史依弘揭幕东方名家名剧月,梅派和程派双戏连演
2024年戏曲:小剧场做足大文章 老题材尽显新面貌
第3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典礼圆满举行
提炼越剧“新大众化”经验 浙江打造“青春戏曲”品牌
昆曲走进大阪世博会 多国观众大呼“惊艳”
海派艺术之中国画
上海中心城区再添艺术“梯田” 大上海剧场于黄浦江畔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