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一首冷门小诗,平易深婉,很有王维山水诗的境界之美!
把平凡的日子过得有诗意,比如写一首小诗。 #生活乐趣# #生活点滴# #生活琐碎感悟#
王安石晚年罢相归隐金陵后,其诗歌创作也发生了变化。
政治讽喻题材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吟咏湖光山色的精妙小诗。
那个曾写下"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豪放诗人,此刻笔端流淌出的已是清空精绝的意境与雅丽低回的韵致。
这一创作转型期的作品在艺术上臻于化境,字里行间蕴含着令人回味无穷的韵律美。
下面这首《钟山即事》正是诗人在变法失利后,于金陵钟山隐居时的即景之作。
此诗描绘钟山春时的眼前景物,表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写得平易而深婉。
《钟山即事》
王安石 〔宋代〕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这首诗的大意是:
山涧中的流水,静悄悄的,绕着竹林流淌。竹林西畔,那繁花绿草,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晃。
我坐在茅屋檐下,整天看着这明媚的春光;夕阳西下,耳边听不到一声鸟鸣,山中显得格外的静寂幽旷。
有感于当前事物的诗,唐人常冠以“即事”之类的题目。
王安石似乎特别喜欢这一命题方式,诗集中以“即事”为题的,便有二十余首,《钟山即事》,便是其中之一。
前两句描绘自然景物:山涧流水悄然绕过竹林,西边的花草在春风中柔美摇曳。
“绕”字赋予涧水灵动的生命力,仿佛能看到它在竹林间蜿蜒穿梭的活泼模样;
“弄”字则把花草拟人化,生动展现出它们在春风中轻舞的姿态。
这一切动态都笼罩在“无声”的静谧之中,以动衬静,更凸显出钟山春景的宁静祥和,让读者身临其境般感受到那份静谧之美。
后两句写诗人坐在茅屋檐下,一坐就是一整天,沉浸在对钟山美景的欣赏中。
“坐终日”体现出诗人悠然自得、闲适惬意的心境,他完全陶醉在自然之中,忘却了尘世的纷扰。
而“一鸟不鸣山更幽”进一步强化了山林的幽静氛围,这种幽静不仅是环境的写照,更是诗人内心宁静的映射,情景交融,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通过对钟山春景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诗人坐在茅屋檐下,整日观赏着这美好的春光,表现出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陶醉。
而山林的幽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全诗无一句不在写静,而在此达到极致。这无疑也是诗人心境的写照和抒发。
网址:王安石的一首冷门小诗,平易深婉,很有王维山水诗的境界之美! https://zlqsh.com/news/view/33118
相关内容
王维最美的一首诗,全文仅仅20个字,很多人会背却不理解平淡中的经典,王维这首诗不读到最后10字不知其妙,诗佛名不虚传
一首最不像王维写的诗,前几句还美得令人心醉,最后一句画风清奇
王安石:一首诗尽显大格局,读懂了,社交游刃有余
白居易很冷门的一首妙诗,短短20字无一生僻,却写出最美的一场雨
李贺17岁写的神作,韩愈惊为天人,王安石说句大实话却被批不懂诗
王安石、苏东坡各表一枝写西施
唐代诗人王维的一生,暗恋着一个不该爱也不敢爱的女人
唐诗三百首赏析005山月为证:一场改变大唐诗史的夜宴
苏轼与此人恩怨交织,但也曾模仿了他的一首诗,成为千古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