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珮瑜:京剧创新要“以谱为基”|名人大讲堂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讲述了丹麦王子复仇的故事。 #生活知识# #文学名著#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摄影 陈羽啸
7月2日下午,成都锦城学院锦城剧场戏韵悠扬,2025名人大讲堂“非遗传承季”第二场讲座中,著名京剧演员、余派老生、上海京剧院一级演员王珮瑜,以《瑜乐京剧课:“有声必歌 无动不舞”——京剧的舞台魅力》为题,为线上线下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京剧艺术分享。
王珮瑜
从学戏、演戏、教戏,到向大众传播、普及传统戏曲,王珮瑜做过很多创新尝试,如京剧和现代音乐融合、参加综艺节目、开发导赏讲座及一系列音视频京剧普及课程等等,不断拓宽京剧传播的边界。
名人大讲堂“名家会客厅”导讲环节,被问及“哪一种传播和推广的形式最利于京剧艺术的传播”时,王珮瑜直言:“任何一种传播形式都是有效的,只是在不同的场域、在不同的纬度、在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当中选择最有效的传播。如果说哪些情况最有传播力度,我想在今天不可避免的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和渠道传播。”
王珮瑜做客名人大讲堂
的确,在当下这个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利用新媒体的平台和渠道进行戏曲传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向。但王珮瑜也着重强调,新媒体只是手段,最终实现有效传播的关键,还是要依靠优质的内容。“未来我会继续‘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在舞台上用一出出经典剧目去传播;另外一条是走出舞台,继续在‘有人的地方’去传播,让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京剧。”
讲座中,王珮瑜且谈且唱。
随着时代发展,传统戏曲的受众群体和市场环境都在发生变化,戏曲艺术的创作该如何在保留传统精华的同时与时俱进,反映当代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对此,王珮瑜分享了自己见解:“不管用什么样的形式进行创作创新,一定要记住‘以谱为基’。”这里的“谱”,不仅指五线谱、简谱等音乐曲谱,更涵盖了京剧表演中的各种程式规范和传统范式,是京剧艺术传承发展的根基。“我们的祖宗、前辈先贤们给我们留下这么多‘谱’,我们才能‘以谱为基’继续进行创作。不能脱离了‘谱’,为创新而创新。”
“返本开新、守正创新是我们这些年一直在做的。”在王珮瑜看来,“守正创新”是对传承与创新关系的精准概括。“首先要守正、返本,找到京剧的‘原谱’,有了‘谱’,所有的创作就有了‘抓手’,而且都是健康且良性的。”她呼吁戏曲艺术从业者,在未来的创作过程中,都要坚守“以谱为基”的原则,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王珮瑜(右)与封面新闻主持人欧阳晨雨对谈
在导讲环节中,王珮瑜注意到她与主持人的座椅的摆放呈“八字”形,于是即兴展开了一场小科普。她介绍,这种“八字椅”的摆法是京剧舞台上的经典范式。在正式表演时,舞台中间通常会放置一张桌子,桌子两侧各摆放一把椅子,主人坐在“小边”(右侧),客人坐在“大边”(左侧) 。这种座位安排和舞台调度,并非随意为之,“是戏剧艺术、京剧艺术依托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礼仪脱胎而成的。”
王珮瑜的即兴科普,不仅让观众对京剧的舞台文化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也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京剧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讲座最后,王珮瑜呼吁:“希望大家多去转发、多去思考、多去看正能量,看一些已经被流传为传统经典的内容,经典永远是值得推荐,永远值得学习。”
网址:王珮瑜:京剧创新要“以谱为基”|名人大讲堂 https://zlqsh.com/news/view/43743
相关内容
京剧过时了?王珮瑜:京剧是颠覆的、先锋的、浪漫的丨名人大讲堂为什么京剧界对郭德纲反应冷淡?相声行业和王珮瑜教训深刻
京剧行业为何不欢迎郭德纲?相声行业与王珮瑜的遭遇给出了答案!
多家媒体为苗教授发声,狠批戏曲饭圈,谁为姜昆王珮瑜申冤?
我是艺术家!郭德纲没法和我比。京剧名家王佩瑜发布争议言论。
京剧名家王佩瑜提建议:加强资金支持,这是好事!郭德纲也应同意
普及文博知识 赋能文化教育 “方泽文博大讲堂”启动
京剧艺人王佩瑜嘲讽郭德纲,她有资格吗?简直是不自量力
以青春视角“打开”京剧电影 用国粹戏曲讲好“思政大课”
本以为吴京给儿子起名“吴所谓”,已经够离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