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客”贺知章

发布时间:2025-07-23 19:27

使用Medium阅读博客文章:学习各领域专业知识。 #生活技巧# #学习技巧# #自学资源推荐#

李白因豪放飘逸、想象奇绝的诗歌成就了“诗仙”之名;王维融禅理于山水之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诗佛”之称;贺知章被称为“诗狂”,却不单因为他率性洒脱的诗风。

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狂”是他给自己立下的终极flag,而后世“诗狂”之誉,是对其人生态度、艺术追求与生命境界的三维诠释。

贺知章的一生,顺风顺水,仕途得意。公元695年,36岁的贺知章高中状元,成为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他因文才和德行受赏识,历任礼部侍郎、太子宾客、秘书监等职,受到朝廷重用。

电影《长安三万里》呈现了众星闪烁的大唐,贺知章是明星中的一颗。他虽身居高位却无官僚气,在一众文人的“朋友圈”中备受尊崇,堪称盛唐文坛的传奇人物。彼时,李白初入长安,时年80余岁且已是文坛泰斗的贺知章听闻后,亲自去旅店拜访李白,在读罢李白的诗作《蜀道难》后,不由得惊叹“子,谪仙人也”。这一声赞叹,既是对李白才华的高度认可,也彰显了其本人不拘世俗礼法、独具识才爱才的慧眼。

贺知章 图源:“绍兴文旅发布”微信公众号

古代狂士多与酒结缘,以“诗狂”名世的贺知章自然也是酒中豪客。能与“谪仙人”结为好友,岂能不畅饮尽欢?这对年纪相差42岁的忘年交,在长安城的酒肆里推杯换盏,痛饮达旦,畅谈人生。临到买单时贺知章发现没有带钱,还豪迈解下腰间象征官员身份品级的“金龟”,用以抵扣酒钱。之后,他将李白举荐给了唐玄宗,为李白开启了通往仕途与文学巅峰的一扇门。

古人用“狂”形容文人雅士,未必是贬义,而常常是赞赏其突破常规的才情与胆识。贺知章的“狂”,在他的诗歌与书法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贺知章存世的诗歌作品不多,但每一首都独具特色。他的诗有别于初唐宫廷诗的拘谨,豪放洒脱,不拘一格,尽显“狂”的气质。

比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朗朗上口,成为中小学教材中的必背经典。诗中,柳树不再是离愁的象征,春风化作了巧夺天工的剪刀。诗人并不囿于传统咏物诗的含蓄,而是直抒胸臆,快意天成。再如,“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题袁氏别业》毫无雕琢痕迹,却自有一种洒脱不羁的气度。诗人不刻意追求格律工整,而是以平实语言表达真性情。

草书,尤其是狂草,是中国书法中最能体现“狂”这一艺术特质的书体。“狂客风流,落笔精绝”,作为书法家,贺知章的狂草与张旭、怀素并称“唐草三杰”。

贺知章唯一的墨迹《孝经》现被日本皇室珍藏,其用笔酣畅淋漓,线条灵动自由,独具狂放不羁的美感。在2006年举办的“中日书法珍品展”中,有人赞美说即使放大20倍欣赏,《孝经》仍是毫无瑕疵的极品。《旧唐书》记载:“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说的便是他酒后挥毫的场景——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贺知章生逢盛世,仕途顺遂,故其诗作中少见郁愤不平之气,有的只是对人生的独特思考。或许正因如此,他的字“笔力遒劲,如春蚓秋蛇”,显得气度激昂,从容不迫。

当我们回顾贺知章充满张力的人生,解读关于其种种特质的“狂”就会发现,他的“狂”并非以惊世骇俗之举来彰显个性,而是始终保持精神独立。其中,带着文人的傲骨与本真,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对自在的追求,还有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比如,豁达通透的处世态度。贺知章生于越州永兴,在今天来看是浙江萧山人,尽管在长安做官多年,吴越口音还是很浓重。一批朝臣在背后嘲笑包括他在内的吴人越人是“南金复生中土”。面对职场“地域黑”,贺知章没有愤怒或逃避,而是以一首《答朝士》巧妙回敬:“钑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

吴地的蛤蜊、莼菜,中原人也喜欢吃,但不会介意它们是南方的。贺知章不因同僚嫉妒而内耗,也不因别人嘲弄而自我否定。这种通透的处世态度,正是“狂客”之狂的生动体现:真正的自信,无需靠争辩证明;真正的豁达,是既不迎合世俗,也不被世俗所困。

比如,逍遥天地的本真追寻。天宝三载(744年),85岁的贺知章身居高位,却毅然上表玄宗,辞官归隐,并“请度为道士”,更将长安宅邸捐为“千秋观”。皇帝应允,亲自赋诗送别,太子率百官长街相送。五十载忠诚事君,鞠躬尽瘁,贺知章为大唐开盛世立下功勋,在世人汲汲于功名的洪流中,他却以道者身份,回到故乡,寄情山水,清淡风月。他的“狂”,是对精神自由的热烈拥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达观自在。这种“狂”,不是刻意反叛和标新立异,而是超越世俗束缚后的释放;不是对传统的简单否定,而是在尊重传统下的个性挥洒。

知章公园内《回乡偶书》浮雕 图源:“萧山八千年”微信公众号

比如,不忘来时路的故土情怀。很多人都曾被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所打动,“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是贺知章晚年,辞别长安回到阔别许久的故乡时所作,堪称其生命的绝笔,凝聚了他毕生沧桑与赤子之心。离家五十余载,乡音成了连接漫长岁月的唯一纽带,一句“乡音无改”,道尽了对故乡的永恒眷恋。

故乡对每个人来说,不仅是一方水土、一个方位坐标,更是承载着个人情感、记忆与文化认同的精神家园。故乡赋予我们最本初的身份标签,无论一个人走多远,它都能作为明晰自我的参照系,陪伴我们一生。一张家乡旧照、一段方言语音,还有行李箱中的土特产,都可以成为我们疲惫不堪时最踏实的慰藉。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在变幻的世界中,总有一些事物如镜湖春水般恒常,而发现并珍视这种永恒,正是面对岁月流逝的最好姿态。

本文播音:佳佳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网址:“狂客”贺知章 https://zlqsh.com/news/view/46842

相关内容

“狂客”贺知章
贺母跟儿子断绝关系,儿子得知后,跟贺繁星发火
跳了一小段《客厅狂欢》,“跳的就是源版”
《楚诗予贺知庭》小说:情人节这天,是楚诗予儿子的生日
狂飙:安欣请客故意试探杨健,下秒一看他的反应,瞬间秒懂!
元宋单恋贺繁星,得知她要提前离职,更心塞了!
容钰终于恢复记忆,贺九灵开心上前,却得知要和离
贺峻霖:你知道为什么我觉得我的左脸比较帅吗?
知否:为何在流放途中被玷污的曹锦绣,能嫁入贺家?
贺峻霖小哥哥温暖拥抱袋鼠人偶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