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鼓乐搭建中外交流桥梁

发布时间:2025-08-08 08:11

生活分享社区,搭建情感交流的桥梁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故事精选# #真实生活记述#

西安外事鼓乐团表演气势恢宏的《七德乐》。 (受访单位供图)

■记者 拓玲

大鼓、箜篌、笛、笙等传统乐器交融“起舞”,在7月底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东盟青年精英交流节青年和平对话会上,西安外事鼓乐团的艺术家们以一曲唐代宫廷乐舞《七德乐》,为中外嘉宾展现出恢宏的大唐气象。

“中国的传统艺术真是太震撼了,服饰唯美,舞蹈曼妙,把东方之美表达得淋漓尽致。”来自马来西亚的嘉宾Zainal说。

这份震撼并非偶然,而是乐团长期耕耘的成果。近10年来,乐团以鼓乐为媒,在英国、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400多场,观众累计达10余万人次,将磅礴而又细腻的中国音乐史诗带到世界。

“我们希望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让世界听见中国声音,用音乐架起中外交流的桥梁。”乐团副团长高湲道出了乐团成员们的心声。

大唐遗韵 惊艳世界舞台

西安外事鼓乐团最早发端于西安外事学院大学生艺术团。“当时学校的艺术团表演很有‘国风秦韵’,经常代表陕西省参加对外交流活动。我们想把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展现给世界,经过一番深入思考,选定了‘西安鼓乐’。西安鼓乐融合了唐朝宫廷音乐与民间艺术,既有西安特色,又是中国最传统的音乐。”西安外事学院校长、西安外事鼓乐团团长黄藤说。基于这一理念,2016年,西安外事鼓乐团正式成立。

如何将西安鼓乐更好呈现给世界?

“鼓乐团有传承也要有创新,我们将现代最新的音乐研究成果融入乐团,并增加了舞蹈、声光电等表现形式,使传统鼓乐的欣赏性有了大幅提高。”黄藤说。

这份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一次次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数百次出访演出,许多场景都给团员们留下了深刻记忆。

2018年,乐团跟随丝绸之路万里行媒体团从西安出发,途经中亚,穿越亚欧大陆17个国家,抵达伦敦。

伦敦市举行了盛大的仪式,欢迎从中国远道而来的朋友。现场,西安外事鼓乐团的艺术家们表演了坐乐曲《尺调八拍》、管子曲《雨霖铃》、古琴《流水》、古曲《月满西楼》……二胡、琵琶、扬琴、古筝的“交响”时而高亢,时而婉约,高难度、高技巧的演奏,令在场英国观众开心不已。

让鼓乐团难忘的不仅有远行,还有家门口的重要演出。

2023年5月,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期间,《哈萨克斯坦圆舞曲》《霓裳羽衣舞》《心声》《长安十二时辰》《春天》《晨风》《靛花开》等我国同中亚五国的经典曲目一一上演,鼓乐团演员们以古琴、琵琶、阮等各具特色的中国传统乐器,诉说着中国同中亚国家长久以来的深厚情谊。

“这样重要的演出机会让我们备受鼓舞,也激励着我们在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路上继续精进,通过音乐之桥,促进民心相通。”乐团成员高湲说。

细节之处 展示中华文化

除了动人的音乐本身,乐团对舞台呈现的每个细节都力求完美。在国外,鼓乐团演员们一亮相,精致的妆造总令人啧啧称赞。“我们邀请了西安专业的仿唐复古妆造团队为乐团打造出仿唐复原妆。发簪、发髻都是依据史料和壁画一比一复原的,额头上每个人的花钿都不一样。”乐团二胡演奏者辛佳说。

这份精致背后是演员们默默的付出。“化妆老师给一个女演员化妆再加上盘发等工作,经常需要2-3小时。因为发髻上有许多装饰,到了晚上我们总是稍稍靠在沙发上眯一会儿,不敢躺在床上睡觉,生怕会破坏妆造。”

在文化传播上,鼓乐团更是力求多元展示。出国演出,团员们都是“一专多能”。“为了在有限时间更多展示中华文化,我们提前和专业老师学习了太极拳,鼓乐表演后我们表演太极拳,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

“中国的太极拳有一种柔和的力量,表演者看似气定神闲,但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在和谐地运动,展现出一种动静相宜的美。”边观看,边用相机记录的英国观众William说。

今年 6月,西安外事鼓乐团震撼亮相德国“德累斯顿音乐节”,成为该音乐节举办40多年来首个被邀请的中国音乐团体。

“中国演员的表演太棒了,为音乐节增添了很大亮点,不仅让德国观众领略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促进了文化交流,彰显了文明互鉴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当地官员考夫曼(Kaufmann)说。

一次次成功的演出,让乐团成员们对音乐的力量有了更深的理解。“音乐是无国界的。我们这一路走来,外国人对我们的传统音乐、乐器以及演员的服饰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走访了这么多国家,越来越感受到中国的传统音乐、民族乐器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乐团古琴演奏者薄鸿宇说。

以乐会友 乐团的新老朋友

随着鼓乐团名扬四海,其影响力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这些年,不少外国朋友专程走进西安外事学院,来一睹鼓乐团“芳容”。

“如果不是身临其境,真的很难想象,中国鼓乐古老却充满活力,蕴藏着无限可能。”聆听着鼓乐团的表演,巴西音乐人福格特(Foght)拿起手机全程拍摄,不想落下任何美好瞬间。

9年前,福格特来到中国,追寻他的音乐梦。旅居中国期间,他总是背着吉他到处旅行,既为了寻找音乐灵感,也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巴西音乐。

“我被强有力的声场紧紧包裹,恢宏却又控制得十分细腻。”福格特边说边为鼓乐团竖起大拇指。说罢,他提出想和乐团即兴来一段巴中乐器合奏。他特意选择了巴西北部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白翼》。

一曲合奏下来,大家酣畅淋漓。高湲还向福格特介绍学校珍藏的中国传统礼乐重器——编钟。“这件乐器的声音太丰富了,它给了我创作灵感,我想把这些声音融入我的新歌里。”福格特说。他还向鼓乐团发出邀请,希望有机会能与鼓乐团一起前往巴西,向更多人宣传中国音乐。

鼓乐团的艺术家们有着双重身份,他们既是乐团表演者,又是西安外事学院的音乐老师。平日里,他们为校园里的留学生讲解中国文化和中国音乐,也有不少喜爱音乐的留学生慕名前来请教。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来自俄罗斯的亚历山大(Alexander) 和来自伊朗的玛莎(Masha)被乐团表演的《清平调》深深吸引。“老师,咱们在创作时,是如何通过音乐来帮助外国人理解李白这首诗的?”“鼓乐团表演的《清平调》都使用了哪些乐器?”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更深入地传播中华文化,乐团音乐人和留学生一起来到兴庆宫沉香亭,作曲老师巩悦为青年们讲解音乐《清平调》的韵律;鼓演奏者路章伟给留学生们讲解如何理解中国鼓谱……一问一答间,留学生们通过音乐故事,更好地理解了李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青年们还穿上古装,在牡丹映衬下,用中英文再次吟诵《清平调》,感受音乐里的诗意。

据悉,乐团已收到了欧洲巡演的邀请函。乐团团长黄藤坚信,通过更多次走向国际舞台,西安鼓乐将让各国民众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魅力,在他们心中播撒下情感共鸣的种子。

网址:以鼓乐搭建中外交流桥梁 https://zlqsh.com/news/view/51548

相关内容

外交部回应《哪吒2》北美放映:为中外的交流架起了新的桥梁
民族音乐架起文化交流之桥
汪小菲赞台湾网红馆长成交流桥梁
中新艺术家福建泉州以音乐会友
交流展览 | 桥影运河:古韵今辉的水路篇章
中泰建交50周年 毛肚“涮”出国际交流新高度
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黄河大合唱”音乐会在悉尼举行
让中马友谊之船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天津音乐学院奏响中马文化交流新乐章
日中图书翻译出版交流项目重启
以音乐为桥 宝安西乡歌手守护“星星的孩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