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童年开始》系列作品亮相上海书展:童年里藏着所有的未来

发布时间:2025-08-16 07:12

市场上有许多专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图书系列。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儿童图书#

作家殷健灵把自己称作“童年决定论者”,三十多年的儿童文学创作对她来说,是一种自我的疗愈。在写作时,她常常想象站在对面的是童年的自己,敏感孤独却又向往未知世界。

8月15日下午,在上海书展期间,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携《一切从童年开始》系列新书在思南文学之家与读者见面。

这场以“生命伏笔:童年里藏着所有的未来”为主题的发布会,由中信出版集团联合上海书展举办,特邀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梁永安教授作为对话嘉宾,共同探讨童年对人生的深远影响。

8月15日下午,《一切从童年开始》系列作品发布会。主办方供图

《一切从童年开始》系列包含《给孩子的十五封信》《给青春的十五封信》和《访问童年》三部作品。殷健灵历时二十年,收集四十多个真实成长故事,以书信和访谈的形式,为读者呈现了一套独特的心灵成长指南。其中《给青春的十五封信》曾荣获中国好书奖,畅销二十万册。

《访问童年》对26位不同年龄段的人进行了访谈,受访者的年龄跨度几近百年。成长于不同的时代,童年的苦恼也存在不同之处:有离散的悲伤,也有困于消费主义的烦扰。阅读这一部跨度颇长的中国儿童口述史,也能从个体的经历一窥现代中国的发展轨迹。

“童年经历往往成为理解人生与未来的关键线索。”殷健灵提及创作初衷时指出, 现在的孩子面对的困难是很多的,但疏解的渠道越来越少。

成长中,自我认知不够、孤独是当下青少年的共性和通病,殷健灵希望这些文字能帮助读者在复杂的世界里,成长为内心清醒、心理坚韧、性情温柔的人。

梁永安认为,殷健灵这套书体现的是善良以及人与人相互之间温暖,书写的是人生方向性问题,是在当下特别重要的写作。

在这套书中,殷健灵没有回避成长过程中的迷茫与阵痛。她认为,这些经历反而映照出生命的光亮方向。童年留下的痕迹,终将成为破茧成蝶的独特纹理。

梁永安则从发展心理学视角补充说:“童年期的某些‘缺失’往往会转化为个体独特的心理资源。关键不在于避免创伤,而在于学会将生命早期的这些‘伏笔’,转化为成长的养分与力量。”

谈及“内卷式育儿”和“空心化成长”现象,梁永安认为,“鸡娃”教育与躺平现象看似对立,实则同源,都反映了教育目标的异化。殷健灵建议,童年应该保留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间,而非过早被功利目标填满。

南方+记者 张晋 朱红鲜

网址:《一切从童年开始》系列作品亮相上海书展:童年里藏着所有的未来 https://zlqsh.com/news/view/54028

相关内容

童话里的“纯洁之心”
以美育人,让童年有“戏”——我国儿童剧演出现状与发展调查
TUTUMOMO助力香港“童梦未来—【梦同行】学生作品展”
“你的童年,我的童年,似乎各不相同” 每个童年的故事都独一无二…
阎晶明:为童年再着色
不负春光与美好的图书相遇 上海作协会员文学作品展启幕
纪念来楚生辞世50周年,80余方篆刻精品展示其高超技艺
重庆作家的书香记忆
丰子恺去世前最后一幅书法作品是什么?珍藏五十年的《回乡偶书》首度面世
藏海传转场丝滑,肖战纯净少年感镜头亮相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