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 |《粉墨春秋》:画戏中人,传名伶神,展戏曲魂
传统戏曲如京剧、豫剧等展示了丰富的戏剧艺术 #生活知识# #生活理念# #传统文化价值观念#
京剧,这门被尊为国粹的艺术,在方寸舞台上演绎着大千世界。忠奸善恶、家国情怀、悲欢离合、人伦纲常,皆于咫尺天地呈现。
当大幕落下,灯光亮起,走出剧场,耳畔还萦绕着那最后的锣鼓,眼前还晃动着角儿们的身姿。戏,看完了。但那份感动,那份对角色命运的牵挂,对舞台上刹那永恒之美的震撼,却久久不散。这就是戏曲的魅力,它不止在台上那几小时,更在散戏后绵长的余韵里,在戏迷心头反复咀嚼的滋味中。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徐建融就是这样一位戏迷。他爱戏、懂戏,用数十年的光阴,将这份热爱与思考凝结进《粉墨春秋:徐建融戏曲随笔集》一书中。8月16日下午2点,该书的新书发布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
《粉墨春秋》集中收录了徐建融创作的与戏曲相关的文图内容,包括160幅其亲绘的戏曲人物画,138篇戏曲人物画题跋文字、15篇戏曲随笔文章。全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堪称宣传研究传统戏曲文化的佳作。
《粉墨春秋:徐建融戏曲随笔集》,徐建融 著,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
发布会上,徐建融就《粉墨春秋》谈了他的创作初心、深度思考,以及最新观点。他指出,“大一统,重人伦,警僭窃,正名分,诛弑逆,外夷狄”(钱名山)的《春秋》义例,是其一生坚定不移的文化信守;传统的戏曲尤其是京剧作为《春秋》的变相、名教的乐事,尽善而尽美,更是其一生的喜好。正如欧阳修所说:“自少所喜事多矣,中年以来渐已废去,或厌而不为,或好之未厌力有不能而止者,其愈久益深而犹不厌者书也。”——只要把“书”字改成“京剧”便是了。他表示,如果说早年的喜好京剧,是激发其为英雄主义的理想而奋进,那么,老年后的依然喜好京剧,便是为其的英雄主义理想作慰藉。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原副馆长沈飞德、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立行、安徽省美协理论委员会原副主任王永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邱孟瑜作为活动嘉宾,在现场与读者进行了交流互动。
网址:上海书展 |《粉墨春秋》:画戏中人,传名伶神,展戏曲魂 https://zlqsh.com/news/view/54637
相关内容
一场戏曲与中国画的融合盛宴,葛寒冰工笔画展开幕天津:青年戏曲曲艺人才展演贺新春
连环画《国歌从这里唱响》上海书展首发!用画笔讲述国歌背后的故事
上海中国画院5位中青年画家进京办展
应野平诞辰115周年,上海中国画院举办艺术纪念展
梅兰芳的书画“朋友圈”
“北京礼物”戏曲主题店又一家新店开业,春节期间将开展京剧展演
汪涵靳梦佳遇上“白蛇青蛇” 2025湖南戏曲春晚路透
非遗太原㉔ | 戏曲头盔:金翠辉映展风华
粉墨人间观戏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