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三部曲”收官,诗韵越剧《织造府》重织“红楼幻梦”

发布时间:2025-08-24 02:32

《红楼梦》中的诗词插曲,增添了阅读的乐趣。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读书分享乐趣# #日常生活笑料#

8月23日晚,南京市越剧团创排的诗韵越剧《织造府》在南京保利大剧院上演。作为“金陵三部曲”收官之作,《织造府》并非对《红楼梦》故事的简单转述,而是对“为何还要讲《红楼梦》”这一艺术命题的深邃回应。它通过曹雪芹“重回织造府、入书《红楼梦》”的巧妙构想,打开了历史记忆与文学想象的叠合空间,为观众开启了一段跨越现实与梦境的诗意之旅。

幼年在江宁织造府的生活,为曹雪芹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灵感源泉。编剧罗周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历史联系,将《织造府》的创意凝练为八个字——“曹雪芹魂穿《红楼梦》”。剧中,曹雪芹在离开旧宅二十年后,为续写《红楼梦》而来,为安顿书中儿女而来。

但《织造府》并非《红楼梦》的简单番外,而是编剧对原著人物的深情补笔。

其中,薛宝钗的形象打破常规,剧中,曹雪芹向她提出三问——“真爱穿半旧衣裳?”“真爱看热闹戏文?”“当真信金玉良缘?” 这三问如明镜般照见其端庄面具下的真实自我。宝钗在独白中坦陈:“我本艳质一娇姝,也爱红裳缀明珠”,道尽为迎合他人而自我压抑的痛楚。最终,她拒绝“金玉良缘”,决意“搬出大观园另结庐”,完成从礼教符号到独立个体的觉醒。

林黛玉的泪尽而别同样令人动容。天地间只一轮皓月与宝黛二人,对坐剖白“只消一面便是一世,只消一眼便知是你”,圆了书里书外多少人的意难平。当她从劝曹雪芹“不写的好”转为支持“写下去”,则是悟透了“情之所至,便是永聚”的真谛。编剧以黛玉之口,将角色的悲剧性升华为对创作本质的思考——故事可以终了,情意却无终章。

此外,《织造府》的舞台设计堪称古典美学与现代戏剧语言的完美交融。舞台两侧延伸出两座拱桥式平台,打破了传统镜框式舞台的局限,创造出无限延伸的视觉感受,也给演员表演增加了很大难度。主演李晓旭在斜坡舞台上完成了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蹉步、颠步、曲步,乃至被棍棒交错架住的“硬僵尸”。在最后一场雪中追寻的戏中,她连续飞跑三圈快速圆场,随后在纷飞的雪花中飞速旋转骤然跪倒,将情感推至巅峰。

《织造府》全剧贯穿一条线索,即曹雪芹对于“要不要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这一问题的探索和解答。剧中,曹雪芹重返织造府,在与红楼梦中人的相互应答中终于明确心迹。他“不肯从泪流直写到泪尽,不忍裂肝胆痛煞卿卿,不消传文章名垂千古”,他只要“轻轻哀、淡淡愁、浓浓情、深深意、展卷时分,那一霎温存”。最终,曹雪芹望着魂牵梦萦、始终不能释怀的“众姐妹”隐入茫茫白雪,犹如众仙归位,喊出了积郁已久的心声:不删了,不改了,不写了,《红楼梦》八十回够了,足够了。这是当代人对“曹雪芹笔下为何只有八十回”这一历史悬疑的温柔回应。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网址:“金陵三部曲”收官,诗韵越剧《织造府》重织“红楼幻梦” https://zlqsh.com/news/view/56498

相关内容

“金陵三部曲”收官,诗韵越剧《织造府》重织“红楼幻梦”
《大梦·红楼》周年焕新:亲子家庭沉浸式“入梦”六小时
《红楼梦》:以美学的角度,看《红楼梦》里梦幻与现实的较量
50年前手抄80万字《红楼梦》,著名红学家冯其庸珍贵手稿亮相南京
红楼梦-凡例01-红楼梦有多少个名字?
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与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座谈交流
红楼梦:晴雯又懒又叼,凭什么天降神才、为补雀金裘的唯一高手?
《红楼梦》在南京又具象化了
陈丽君新作《我的大观园》武汉站收官,门票立刻售罄,年轻人带着三代人来看戏
赴一场青春之约,越剧《我的大观园》在邕连演三天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