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石窟》研讨会在蓉召开 川派纪录片助力文化遗产“出圈”

发布时间:2025-08-26 23:58

在四川成都宽窄巷子品味巴蜀生活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历史文化游#

8月26日,由四川省广播电视局、四川省文物局指导,省广播电视学会主办,省广播电视学会纪录片专委会承办的电视纪录片《巴蜀石窟》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巴蜀石窟》研讨会现场

政策扶持助力精品诞生

纪录片《巴蜀石窟》是四川省历史文化遗产广播电视精品项目扶持计划的重点作品,由成都佩霖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历时两年摄制完成。该片于7月16日至21日在央视纪录片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后,引发广泛关注,成为川派纪录片的又一标杆之作。

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晓骏在讲话中指出,四川近年来持续加大对影视精品创作的扶持力度,每年预算3个亿对重大文艺项目进行扶持,对精品进行奖励。与此同时,四川省历史文化遗产广播电视文艺精品扶持项目投入资金已超3800万元,目前共扶持21部纪录片,而《巴蜀石窟》正是政策扶持与创作活力结合的典范。李晓骏强调,该片通过政策引领与学术支撑相结合的传播模式,既保证了内容的专业性,又增强了传播的生动性、丰富性,为同类题材创作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四川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世界文化遗产处)处长贺晓东表示,纪录片是传播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该片成功提升了巴蜀石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巴蜀石窟》海报

专家学者点赞艺术表达

在研讨会上,该片总导演李和清分享了拍摄过程中的故事。巴蜀石窟分布广泛,四川境内现存2134处,摄制组在两年间足迹遍布200多个点位,克服了恶劣天气、险峻地形等多重困难。目前,团队正在筹备国际版的制作,进一步推动巴蜀石窟文化走向世界。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对该片的艺术表达和文化价值给予高度评价。广电总局广播影视发展研究中心战略研究所所长,中广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会长赵捷认为,纪录片成功实现了“让冰冷的石窟与当代人对话”,通过自然光线运用、生活化场景呈现,赋予文物温度与活力。纪录片导演彭辉肯定了该片的艺术价值,称其“以美学的方式,让大众了解了川渝的历史,让石窟艺术走进了大众视野”。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巴蜀石窟研究学者雷玉华表示,纪录片《巴蜀石窟》首次全面系统地呈现了川南石窟等鲜为人知的历史文化遗产研究成果,填补了学术研究与大众传播的空白。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不仅是对《巴蜀石窟》创作成果的肯定,更是四川在文化遗产影像化传播领域的深入探索。巴蜀石窟这一沉睡千年的文化瑰宝,将以更鲜活的姿态走进公众视野;四川也将继续以政策扶持和学术支撑激励创作,打造更多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的纪录片精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

网址:《巴蜀石窟》研讨会在蓉召开 川派纪录片助力文化遗产“出圈” https://zlqsh.com/news/view/57202

相关内容

四川石窟数量全国第一,足不出户欣赏“四川石窟线上展”|文化中国行
非遗“出圈”!千年蜀锦织出产业发展新图景
全国博物馆教育发展研讨会在陕西召开
唐克明纪念馆暨唐克明御膳研讨会启动仪式在沈举行
从眉山到世界 专家学者解码三苏与巴蜀的“双向奔赴”
董寿平主题竹画展在山西太原龙山石窟博物馆开展
文化中国行|从敦煌到大足——感受中国石窟艺术的南北交辉
新时代海南省自贸港建设与冼夫人文化传承研讨会在海口举办
【资讯】省政协委员调研长沙铜官窑微短剧产业助力铜官文旅融合发展
津派文化研究中心在天津成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