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不是个东西,卧薪尝胆的故事不要再说”!教授为何这样说?

发布时间:2025-08-28 14:28

段子6: 老师说:‘上课不许吃东西,会影响学习。’然后有个同学说:‘老师,那您能不能把课本也锁起来,这样我也不会分心。’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生活趣味分享# #幽默段子大全#

易中天,著名学者、作家、教育家,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后来长期任教于厦门大学,是一位学术底蕴深厚的教授。2005年,他登上央视《百家讲坛》,成为首批“开坛论道”的学者之一;2006年,他又在《百家讲坛》主讲了《汉代风云人物》和《易中天品三国》,引发社会广泛关注。2008年,他继续推出《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进一步奠定了自己在大众心中的文化学者形象。对于广大热爱历史的观众而言,易教授的讲述不仅内容丰富,而且饱含感情,带有独特的个人风格。他用生动的语言再现历史,向人们展示了曹操的诡诈与复杂、诸葛亮的忠贞与智慧、刘备的坚韧与执着,观众在听他讲历史的过程中,仿佛亲眼见证了那些风云人物的生命轨迹。

《百家讲坛》播出多年,易中天凭借讲坛走红,也收获了大批忠实粉丝。观众们常说,他在讲述历史人物时总是带着敬意,能让人感受到他对这些人物的理解与尊重。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一次公开讲话中,易中天却情绪激动,直言“越王勾践最不是个东西”,甚至表示“卧薪尝胆的故事不应再传播”。这一言论一度引起争议,也让人们好奇他为何会有这样的看法。

众所周知,“卧薪尝胆”是一个极具励志意义的成语,讲的是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在战败受辱后,牢记耻辱、发奋图强,最终带领越国击败吴国的故事。这个典故被后世不断传颂,用来激励人们不畏艰难。然而,如果仔细追溯勾践本人的一生,或许会对他的形象产生复杂的感受。勾践是越国的国君,浙江绍兴人。他即位后,志向远大,与以往的越国君王不同,积极谋求扩张。早年,他在槜李一战中击败了强大的吴国,导致吴王阖闾重伤身亡,自此吴越两国结下深仇。

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一直记挂着父仇,誓要讨伐越国。勾践得知消息后,年轻气盛,不顾群臣反对,主动出兵伐吴,结果惨败,不仅军队被歼,自己也沦为俘虏。夫差志在称霸,不愿立刻灭亡越国,便将勾践和夫人、大臣们押回吴国,囚禁三年。在此期间,勾践处处示弱,以卑微姿态博取夫差的宽容。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却始终铭记在吴国受辱的经历。

回到越国后,勾践在屋内悬挂苦胆,每日尝之,以提醒自己不忘国耻。他与妻子刻意过着艰苦的生活,示范给百姓看,激发越国上下同仇敌忾的精神。同时,他采纳范蠡等大臣的建议,采取多种手段麻痹吴国:一方面贿赂夫差获取信任,一方面收购吴国粮食令其仓储匮乏,还以煮熟的种子欺骗吴人,致使来年歉收。甚至,范蠡还将美女西施献予吴王,使其沉溺于享乐。多年经营后,越国逐渐强盛,在勾践的率领下最终彻底击败吴国,夫差羞愧自杀,吴国灭亡,勾践也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然而,这个励志故事的背后却并不完美。易中天指出,勾践虽能成就霸业,但其人品却存在严重问题。他对功臣缺乏感恩之心,当初鼎力相助的大臣文种最终被他赐死,若非范蠡早早辞官归隐,恐怕也难逃厄运。更重要的是,勾践在复国过程中采取的手段,往往以牺牲吴国百姓为代价,可谓极端冷酷。正因如此,易教授才会认为“勾践最不是个东西”,卧薪尝胆的故事虽励志,却未必值得被一味颂扬。对此观点,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是看重他不屈的意志,还是批判其不择手段的人性?这确实值得深思。

网址:“勾践不是个东西,卧薪尝胆的故事不要再说”!教授为何这样说? https://zlqsh.com/news/view/57721

相关内容

《兰香如故》中每个角色都充满故事感,我势必要尝一尝这滋味如何
厦大教授说四大名著全是反面教材?我们读了几百年的,究竟是什么
西游记中菩提是谁?原著中一个细节暴露他的真实身份,不是老君
专访|作家李秋生:学术腐败、三线建设、价值观——关于长篇小说《罗马教授》
炎亚纶说每个人都好看,不要再问我汪东城变样了
王兆鹏教授讲解“AI时代诗词欣赏与情景再现”
康震作诗屡翻车,为何大学教授满腹才华,却无法作出优秀的作品?
田耳:地方作家难冒头,大多是不会讲故事|名家谈创作
我要的不是说教,而是兄弟毫不犹豫地为我撑腰!
老子为何要西出函谷关?他出关后到底去了哪里?专家给出了答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