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在上海

发布时间:2025-09-10 19:27

夫妻间的小默契:早上出门,丈夫忘记拿钥匙,妻子却笑着说‘钥匙在门上’。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生活琐事趣闻# #家庭日常趣闻#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上个周末的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两场演出座无虚席。来自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的《万尼亚舅舅》首次来到上海,这部已故戏剧大师图米纳斯的作品真实、怪诞而深刻,演员功力深厚,掌声,喝彩,长时间的谢幕,甚至有观众流下了眼泪……这是一个月之内在东艺上演的第二出契诃夫名剧。

8月中旬,莫斯科艺术剧院带着《海鸥》来了,舞台上是富有诗情画意的树林和湖水,海鸥飞过,溅起点点水花,留下了契诃夫式的忧郁。这家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办的剧院,成名作便是《海鸥》,此次将带有海鸥图样的大幕也搬来了!再早些时候的4月,法语话剧《樱桃园》在文化广场上演,由著名影星于佩尔领衔主演,舞台和表演都现代感十足。

在上海一次次遇见契诃夫,是什么样的感觉?

有些熟悉。契诃夫的戏剧也曾由中国院团上演过。看契诃夫的戏需要耐心。剧中没有狗血剧情,没有悬疑反转,展示的是普通人平淡的日常生活。舞台上,人们吃饭、打牌、散步,人们恋爱、聊天、发牢骚……可是,这些平淡的生活写照却被内在的光芒所照亮了。所幸,上海剧场里的观众能够理解这一切。隐藏在平淡生活之下的激情潜流,打动着每一个观众。

也有些陌生。因为这几部剧是用俄语和法语演的。不过,这一点也难不倒上海观众。得益于“亚洲演艺之都”的打造,多年来,来自世界各国的高水准音乐剧、歌剧、话剧汇聚申城,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艺术鉴赏力的成熟观众,也让观众习惯了多语种的外语演出。

更多的是共情和共鸣。在社交平台上,剧粉们纷纷发布谢幕视频、与演员的合影,热烈讨论着演员的演技、导演的处理、音乐和道具的运用……有人感慨契诃夫的伟大,“既有看透人生真相的智慧,又常怀对世人的温柔之心”;有人说,剧中人“对麻木生活的绝望”和“对卑劣、庸俗的厌恶”,让他们共情;还有人说,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是,“我们终将带着感动与微笑回望现在的不幸”。

著名导演陈薪伊说过:没有观众就没有剧场艺术。“契诃夫在上海”的热度,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原标题:《契诃夫在上海 | 新民随笔》

栏目编辑:潘高峰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邵宁

网址:契诃夫在上海 https://zlqsh.com/news/view/60864

相关内容

最原汁原味的契诃夫!莫斯科艺术剧院原卡司《海鸥》首登上海
原味契诃夫 直抵“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起点
“海鸥不是乖巧可爱的鸟儿”,濮存昕再排契诃夫《海鸥》
《海鸥》再展翅,契诃夫经典,诗意登人艺舞台
书香名家汇丨契诃夫:揽生活万象,馈世启思长卷
著名导演布图索夫不幸溺亡,享年63岁;上个月刚来过上海,一直在找一样东西
用全新视角看《海鸥》
以《小官吏之死》为例,看契科夫对现实主义风格的秉承和演绎
著名导演度假期间不幸溺亡,享年63岁!上个月刚来过上海
新民艺评丨朱光:成家或成为作家,都没成怎么办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