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中的文学聚会

发布时间:2025-09-15 10:48

'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跳舞' —— 生活哲学感悟文章选摘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哲学感悟# #生活哲学感悟文章#

钟红明 上海《收获》杂志执行主编

周四午间,雷声夹杂着暴雨倾泻,在雨里行走,前往上海作协所在的爱神花园,赴一场文学聚会。

从2008年开始,在作家王安忆的提议下,每个初秋时节,“上海写作计划”都会启动。受邀请前来的外国作家住在公寓里,自己做饭,漫步上海的大街小巷,以两个月的时间,体验一座城深处的时光与褶皱,观察,写作。

8位分别来自布基纳法索、葡萄牙、阿根廷、匈牙利、瑞士、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作家分享了他们最初两天的感受。阿根廷诗人帕特里西奥·费拉里,成长于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成长中受到多种语言和文化的熏陶,他是作家、编辑、翻译家,所以他说:“语言塑造身份。”他描述了当他开始学习中文时,“雨”这个象形文字给他的美妙感受:屋檐下、窗子,雨丝挂在玻璃上;澳大利亚诗人张奕霖,出生于新加坡,祖籍为闽南,客家人。她说起这两天有趣的经历:来上海的第一天,因为她的脸,遇到的人立刻和她说普通话,多年里已经很少说中文的她,赶忙用英文声明:“我来自澳大利亚。”第二天,她告诉别人:“我普通话一般,得慢慢讲。”而到了第三天,站在上海街头,她直接说:“我要两个煎饼!”

今年“上海写作计划”的主题是“在流动的世界中”。作协主席、作家孙甘露在主旨演讲里说:“文学,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瑰宝,它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智慧、情感与梦想……你们用手中的笔书写着各自国家和民族的故事,这些故事,既是民族的记忆容器,也是世界的通用语言,传递着独特的价值观与人文精神。”

网址:暴雨中的文学聚会 https://zlqsh.com/news/view/61527

相关内容

从“暴风骤雨”到“山乡巨变”| “文学里的黑龙江”第三集8月3日与观众见面
同学聚会又开始了! .
同学又开始聚会了
暴雨+台风双预警 多地将有暴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暴雨中的文化觉醒!刘涛12年磨一剑竟让95后迷上千年妈祖?
龚俊我看过沙漠下暴雨
艺校同学发文追忆大S 公开聚会旧照以表纪念
听说这个年龄的同学聚会最有味道
暴雨天偶遇肖战地广生图暴击!
“文明互鉴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与海外汉学”学术研讨会在上外举办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