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古老秦腔 唱响国际新声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中国陕西西安 #生活知识# #历史#
金秋九月,在“戏曲之乡”渭南,一场盛大的秦腔文化盛宴正精彩上演。9月6日,2025渭南百团戏曲联赛在富平中华郡拉开帷幕。这场为期近一个月的戏曲盛事,不仅汇聚了本地众多专业剧团和戏曲爱好者,更迎来了跨越国界的特殊观众,共同领略秦腔这一古老国粹的独特魅力。
尼日利亚的学员跟着戏曲老师学秦腔动作 摄影 马周宁
开幕式现场,在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习高铁技术的几位尼日利亚学员,被秦腔表演的独特魅力深深折服。他们全程用手机记录精彩瞬间,并在演出结束后与演员互动,学习“兰花指”等经典手势。学员托津(Tozin)兴奋地说:“秦腔的服装和脸谱太美了!虽然听不懂唱词,但音乐和表演极具感染力。”另一位学员 IMRAN-SIABA MUHIDEEN TOSIN 也表示:“服装和布景非常出色,我很喜欢中国人展现传统文化的方式,尤其是年轻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这是一段非常美好的体验。”
尼日利亚学员跟着老师学秦腔 摄影 马周宁
除了观演,外国友人还亲身走进后台,体验秦腔艺术的独特魅力。来自俄罗斯的博主安娜专程从西安赶来,不仅在台下欣赏演出,还在富平剧团老师的指导下,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秦腔体验课”。从呼吸、站姿到发声、手势,安娜逐步练习。尽管起初声音颤抖、动作拘谨,但在老师的鼓励下,她逐渐放松,唱声愈发连贯,手势也更加自然。当成功完成一个片段时,后台响起热烈掌声。她激动地用中文说:“我做到了!”并感慨道:“I feel like I understood a little of the soul of this music.”
化妆老师正在给安娜化戏曲装 摄影 吴明玲
安娜的经历,正是秦腔艺术感染力的生动注脚。她表示,与西方歌舞剧相比,秦腔更显庄重严谨,但其深厚的表现力让她仿佛置身于“一场与历史文化的对话”中。富平剧团老师也指出,尽管短时间内难以完全掌握秦腔精髓,但通过沉浸式体验,外国友人能够理解“唱腔、身段、眼神”三者合一的舞台逻辑。
安娜正在学习秦腔动作 摄影 吴明玲
ChinaSenses 账号发布渭南戏曲大赛帖文
秦腔的魅力不仅在线下广泛传播,也在海外网络平台掀起热潮。在 This is Weinan 海外社交账号上,“口藏一方舞台,獠牙技艺绝!”“渭南戏曲联盟正式开赛!今秋来渭南,一起看戏、尝美食、游景点、感受文化!” 等推文吸引了大批网友围观。“太不可思议了!一颗尖牙,一个声音——如此独特,如此迷人。”正是海外网友对这门千年技艺的精准诠释。
戏曲大赛现场 摄影 马周宁
与此同时,“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全球多语种平台也积极策划传播方案,精选高质量图片,设计制作兼具艺术感与信息量的双语海报,并通过 Shaanxiplus、ChinaSenses 等国际传播矩阵账号推送渭南百团戏曲联赛的精彩内容。从赛事现场的热烈氛围,到幕后花絮的细腻瞬间,再到戏曲演员的神韵风采,均以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多角度呈现,全方位展现渭南戏曲的独特魅力。借助这些国际化传播渠道,秦腔不仅走近更多海外观众的视野,更以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引发了跨国界的共鸣与热议。
网友评论富平獠牙技艺
双语九宫格海报 设计 陈书明
值得一提的是,9月6日至9日在云南举办的 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峰会期间,国内外账号联动发起了“世界遗产游,GO!”海外社交媒体传播活动。渭南账号积极参与,借助“2025渭南百团戏曲联赛”,向全球观众展示遗产风采与文化故事。截至目前,已有18家账号参与联动,海外浏览量突破100万次。
“世界遗产游,GO!”海外社交媒体传播活动
名角竞艺,新秀登场。此次百团戏曲联赛不仅为群众奉上文化盛宴,更通过外国友人的积极参与与海外平台的广泛传播,让秦腔跨越语言和国界,在国际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文 吴明玲 任振东 张倍宁)
网址:陕西渭南:古老秦腔 唱响国际新声 https://zlqsh.com/news/view/61880
相关内容
寻迹中国丨阿根廷小哥在陕西学秦腔一声吼秦歌音乐剧《白居易在渭南》首演
跨越印度洋的惊艳 中国秦腔唱响塞舌尔
“助力非遗文化秦腔艺术传承公益项目”落地西安
陕西•阿里媒体融合高质量发展培训项目第二期学员赴渭南实地研学
秦腔《还我河山》首演!
从戏台到“竖屏” 秦腔转身成西安微短剧产业新亮点
七台大戏将亮相西安春季秦腔惠民演出
新华社聚焦陕西文旅高质量发展
媒体关注 | 新华社聚焦陕西文旅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