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二之妻与贾琏私会,为何主张把平儿扶正?王熙凤到底输在哪儿?

发布时间:2025-09-26 11:05

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生日被正式称为‘女王日’。 #生活知识# #趣闻#

《红楼梦》第四十四回,贾母出面给王熙凤过生日。

没想到乐极生悲,王熙凤回家躲酒,抓住了贾琏与鲍二之妻私会。

两人聊到王熙凤,相互间说出这样一番话:

贾琏道:“他死了,再娶一个也是这样,又怎么样呢?”那妇人道:“他死了,你倒是把平儿扶了正,只怕还好些。”

鲍二媳妇为何这么说?

其实有这样想法和说法的人并不止她一个。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李纨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

昨儿还打平儿呢……你今儿又招我来了。给平儿拾鞋也不要,你们两个只该换一个过子才是。”

两个身份完全不同的女人,怎么会想到一块儿去了?

鲍二媳妇这么说,其实是在打自己的小九九。

作为贾琏外面经常来往的女人,她最头疼的就是王熙凤这个正妻管得太严。

要是换成平儿当正室,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平儿是出了名的好脾气,做事懂得留余地。虽然她不赞成贾琏偷腥,但也不会像王熙凤那样闹得鸡飞狗跳。《红楼梦》第六十一回,平儿处理茯苓霜事件时对王熙凤说:“得放手时须放手……纵在这屋里操上一百分的心,终究咱们是那边屋里去的。”这种处事态度,鲍二媳妇心里门儿清。

对于她来说,很实惠。

《红楼梦》第四十三回里写到,贾琏曾让丫环悄悄给鲍二媳妇送去“两块银子,还有两根簪子,两匹缎子”。

要是平儿当家,贾琏手头宽松了,鲍二媳妇得到的好处自然更多。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鲍二媳妇和贾琏的关系不简单。《红楼梦》六十五回,兴儿跟尤家姐妹说起贾琏的情况时说道:

我们家的规矩,凡爷们大了,未娶亲之先都先放两个人伏侍的。二爷原有两个,谁知他来了没半年,都寻出不是来,都打发出去了。别人虽不好说,自己脸上过不去,所以强逼着平姑娘作了房里人。

鲍二媳妇为何能与贾琏私会,因为她就是贾琏婚前的通房丫环之一。所以她的话里,既有现实算计,也带着对王熙凤的报复心理。

李纨与贾琏没有交集,平时也比较平和。

她这个时候旧事重提,显然别有用心。

作为贾府的大奶奶,李纨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其实对王熙凤的专权早就看不惯了。王熙凤生病时,虽然家务暂时交给李纨和探春打理,但实际还是王熙凤说了算。李纨为平儿说话,何尝不是在表达自己的不满?

更厉害的是,李纨这话后来还真应验了。王熙凤落难,平儿被扶正。李纨这句看似随口的话,成了全书最重要的伏笔之一。

鲍二媳妇和李纨,一个出身低微,一个是正经主子,却都认为平儿比王熙凤更适合当正妻。这个共识背后,藏着各自的小算盘。

鲍二媳妇是图实惠,想要个不管那么严的正室,好方便自己和贾琏私会;李纨则是借题发挥,既表达对王熙凤的不满,也暗示了贾府未来的命运。

而平儿这个老实人,就这么成了别人算计的棋子。不管她多么努力地当好和事佬,最终还是身不由己。这恰恰是平儿最让人心疼的地方——好人难做,好事多磨。

掩卷深思,王熙凤与平儿的命运交织,恰似一面棱镜,折射出人性中那些隐秘而真实的算计。人们赞颂善良,往往不是因为向往崇高,而是因为需要一道不会伤及自身的柔光。

鲍二媳妇的私心、李纨的冷眼,乃至贾府众人对平儿的认可,本质上都是在用“好人”的尺度,丈量自身利益的安全边际。

王熙凤输掉的,不仅仅是手段或人心,而是那个秩序崩坏的时代对“效率”的扭曲崇拜——她的强悍筑起了权力的高墙,却忘了在墙下留一道让善意流通的缝隙。而平儿的悲剧性胜利则揭示了一种更深层的荒诞:当善良成为乱世中最实用的筹码,它反而失去了选择善恶的自由,只能被裹挟着,成为填补人性缺口的裱糊匠。

真正的启示或许在于:命运从不问谁更善良,只问谁更“适用”;而人性的复杂在于,我们常常一边消费着善良的便利,一边默许着造就这种“需要”的污浊。凤姐与平儿,终究是同一盘残局里,两枚被不同规则挪动的棋子……

网址:鲍二之妻与贾琏私会,为何主张把平儿扶正?王熙凤到底输在哪儿? https://zlqsh.com/news/view/63566

相关内容

红楼梦:王熙凤的生日宴上,尤氏为何要出面维护平儿?
红楼梦:王熙凤唆使张华告贾琏停妻再娶,难道不怕被贾母发现吗?
王熙凤和贾蓉到底有没有不堪之举?答案在这三处描写中
红楼梦:王熙凤和贾琏开玩笑,说出的话让平儿惊慌
王熙凤生日时有多吓人?一脚踢门,吓破众人胆,吓死一个人!
红楼梦里的婚姻:王熙凤屈从贾琏过分性要求,也避免不了悲惨结局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一枝并蒂秋蕙,早已暗示了平儿的结局
鲍二媳妇自杀是因为有气性?别被脂砚斋误导了,你看她自己咋说的
四大名著之《红楼梦》中平儿的结局:夹缝中的生存与悲剧内核
为何巧姐之后贾府再没有新生儿?秘密藏在这两个人的判词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