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资收购中国文旅产业,是资本抄底还是文化渗透
韩国烤肉和泡菜文化也是旅行中的一部分 #生活知识# #旅游生活# #旅游美食#
邱 林
正当中国网友批判韩国知名女演员全智贤主演的电视剧《暴风圈》时,韩国资本却对中国文旅产业釜底抽薪——他们不光和横店影视城合作拍戏,还大举收购“华谊兄弟”电影世界等国内的文化娱乐产业,激起了网友对中国文化安全与产业主导权的担忧。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作为重整投资人,韩国最大私募基金安博凯旗下的文旅运营平台“海合安文旅”,已完成对原苏州“华谊兄弟”电影世界项目的全资收购。这意味着,曾以打造“中国迪士尼”为愿景、承载着本土电影IP乐园梦想的“华谊兄弟”电影世界正式成为历史。
本次收购并非一次简单的资产交易。安博凯并未局限于扮演“接盘侠”角色,而是以“白衣骑士”姿态,通过海合安文旅深度介入项目重整。除全盘接手项目股权与债权外,安博凯还承诺追加投资1亿元资金,用于园区设施更新、游玩内容升级与游客体验的沉浸式改造,目标将其打造为长三角区域首个湖滨沉浸式文娱旅游目的地。
据悉,这是安博凯在中国收购的第六个大型文旅项目。此前,它曾以65亿元收购海洋海昌主题乐园旗下武汉、成都、天津和青岛四大极地海洋馆,以及郑州海昌海洋公园项目66%的股权。
安博凯收购中国文旅产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因为这些企业处于困境。对此,他们利用“困境投资”,低价收购流动性危机中的优质资产,通过运营改造提升价值,待市场回暖获利。
例如,安博凯与横店影视城项合作,或许这是第一步,他们看中的是该影视城优质的“硬件”基础(如690亩的占地规模)和稀缺的区位优势(位于阳澄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核心区,能辐射长三角高消费人群)。他们有着成功的先例,例如曾投资并成功盘活日本大阪环球影城,最终获得十分丰厚回报。
韩国资本收购中国文旅产业,意图“以小博大”,背后隐藏的真正问题,是中国部分文旅企业在IP建设、资产管理、战略执行上的失败。他们只是顺势而为,捡起了我们“丢掉的盘子”,并试图把它擦干净、再用起来。
更深层次分析,我们会发现,韩国资本对中国文旅产业的并购,意在突破文旅边界,实现对中国的文化渗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韩国娱乐产业面临本土市场饱和,他们利用渠道资源,向外寻求增长,反哺韩国IP的全球输出;其次、中国文娱市场规模庞大,而且文娱资产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成“理想标的”,期待市场回暖后套利;其三、韩流在中国仍有潜在受众基础,Z世代对韩娱接受度高,他们收购后可快速重启市场渗透。
如何冷静看待韩国对中国文旅产业的“资本抄底”,需要我们做理性的分析判断。安博凯作为私募基金,其最终目标是通过资产增值后上市或出售来实现财务回报,属于市场行为。同时,资本流动是双向的,例如中国腾讯音乐也曾投资韩国SM娱乐公司。关键在于我们自身能否在开放中夯实产业根基,提升竞争力。
比起纠结韩国资本收购苏州“华谊兄弟”电影世界、海洋海昌主题乐园等中国文旅产业,我们更应该关注如何守住我们自己的文化阵地。不是说不能与外资合作,但关键在于我们要有主动权。韩国等外资的运营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但是,核心仍在于夯实自身的创作与产业根基,通过持续的内容创新、IP 培育与产业链升级,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资本或许能够帮忙解燃眉之急,但未必能守住文旅品牌的本质与灵魂。我们应该多拍一些真正讲中国故事、有中国味道的好作品,让我们的文化先在自己的土地上站稳脚跟,这才是最实际的。
网址:韩资收购中国文旅产业,是资本抄底还是文化渗透 https://zlqsh.com/news/view/65002
相关内容
韩资大量收购中国文娱,横店可穿汉服拍戏,提防软入侵城市即舞台:文化资本、情绪消费与演艺经济
韩国5项申遗彻底失败:中国提供137项证据绝地反杀,韩国偷窃中国文化终于破产
春节文旅与国潮IP双热,迈好物创新“打法”,文化产业迎来新启示
【首页】2025年杭州国际民宿文旅产业博览会
优质IP仍是投资核心 长线发展需匹配耐心资本
【资讯】省政协委员调研长沙铜官窑微短剧产业助力铜官文旅融合发展
中国动画投资春潮涌动
江苏:文化产业“出海”弄潮
以“食”重塑旅行:从亚洲食学论坛看文化与产业的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