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抢走的赵孟頫真迹,内藏王羲之家族秘法,价值达20套四合院
在埃及孟菲斯,追寻法老王的足迹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旅行生活攻略# #文化遗址游览#
自魏晋之后,历朝历代的书法家,均在学习王羲之笔法,但是将其悟透的人,却是寥寥无几,其中以米芾、赵孟頫最出名,米芾30多岁“集古字”,把晋唐诸家通学一遍,深入钻研“二王”,将其笔法悟透,据说他临摹的法帖,能以假乱真,就连文人墨客、收藏家,也分辨不清。
不过米芾的字迹,将“二王”笔法变化,进一步夸张化,过于深奥和复杂,当时学者的基础薄弱,想要参透十分困难,反观赵孟頫,论就丰富性,他自是不如米芾,但是他把“二王”笔法简化,同时写出魏晋的虚和、典雅之风。
实际上,目前很多喷子,因“赵字”血肉俊美,且删减古人笔法,而嘲讽其字“媚俗”、“柔弱无骨”,甚至称其败坏古法,这是完全错误的,赵孟頫早期法帖,的确筋骨气力不足,但是晚年增强后,刚柔尽备,骨血兼生,十分精妙。
况且赵孟頫推崇“复古”理念,对于王羲之推崇备至,领悟其字精髓,其简化也并非随意乱改,而是合理削弱个别的绞转、翻折,使得路径清晰,势态干练、爽利,美得平易近人,比如欣赏他的《兰亭十三跋》,字字精到,内藏王羲之“家族秘法”。
此作号称“书文双绝”“书史绝唱”,乃是元至大三年(1310年)九月,赵孟頫奉诏北上,前往大都任职,船行至南浔时,见到《宋拓定武兰亭》,精心研究,并撰写13段跋文而成,此卷不仅抄写《兰亭序》,字字俊逸遒和、畅意生动,把古人笔法,充分展现清晰。
同时还发表诸多的独到见解,比如其中一句:“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又言:“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因其势而用之,无不如志,兹其所以神也”,通过这2段话可知,赵孟頫十分尊崇古法。
也是因此,他的字迹纯正,丝毫不会脱离传统,最是适合临摹,可惜明代被抢走,并遭遇大火毁损,仅留存些许残片,不慎流入海外,目前藏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中,被奉为“艺术瑰宝”,近几年逐渐公开展出,不少专家看后,认为它的价值高昂,可抵20套四合院。
您对赵孟頫《兰亭十三跋》有何见解,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网址:日本抢走的赵孟頫真迹,内藏王羲之家族秘法,价值达20套四合院 https://zlqsh.com/news/view/65653
相关内容
郑和书法真迹曝光,这字比赵孟頫的水平还高,拍卖价格高达8000万“书圣”王羲之,还有真迹存于世吗?马未都的说法有待商榷
赵孟頫最具才情的一幅书法
董其昌对赵孟頫的接受与书法理论的自我建构
赵孟頫唯一认可的代笔,书法入主北京故宫,现代99%的人没见过!
传世珍宝,赵孟頫亲笔写给中峰明本和尚的《心经》
苏轼落笔赵孟頫补韵,这场跨越200年的灵魂共鸣绝了
赵孟頫这行书可以说是他最风流的了,点画俊丽雄浑,如同天神附体
1944年,徐悲鸿为买一幅画,豪掷20万银元,价值20个四合院
据说这是赵孟頫一生中写就的最后一幅字,然后就怅然辞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