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媒兰州行:河口古镇藏古韵 非遗焕新引客来

发布时间:2025-10-21 17:00

江南水乡自驾游:上海-周庄-乌镇-杭州,穿越古镇领略江南风韵 #生活知识# #旅行生活# #自驾游线路#

中新网甘肃新闻10月21日电(刘潇 史静静)10月21日,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期间,来自加拿大、爱尔兰、德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融合采访团走进兰州市西固区河口古镇。成员们沿青石板路漫步,触摸明清古民居砖雕木刻,聆听黄河岸边千年故事,用镜头记录丝路古镇文旅活力。

10月21日,来自加拿大、爱尔兰、德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融合采访团走进兰州市西固区河口古镇。 李亚龙 摄

秋日的河口古镇,青石板路映暖阳,明清古民居木雕窗棂透古韵,黄河风裹挟历史回响。这座“金城西大门”以文化为笔、旅游为墨,书写文旅融合新篇章,军傩舞与纱灯便是亮眼双璧。军傩舞脱胎于狩猎“武舞”,演员戴“正神”“凶神”傩面、着铠甲,伴锣鼓呐喊显英雄气概;纱灯以实木为骨、轻纱为面,匠人手工绘山水民俗图案,点亮后光影雅致,二者以刚柔并济诠释西固非遗多元魅力。

河口古镇距兰州中心47公里,兰青、兰新铁路及多条国道、高速交汇,兰永快速通道穿镇而过,自古为交通要冲。汉魏起,这里便是古丝绸之路与唐蕃古道交汇处,是通商重镇与军事屏障,见证商贾驼队往来,也孕育军傩舞的历史底蕴与纱灯的市井基因——古时古镇商号林立,纱灯曾是商铺揽客、居民照明之物,渐成兼具实用与观赏价值的手工艺品。

10月21日,来自加拿大、爱尔兰、德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融合采访团走进兰州市西固区河口古镇。 李亚龙 摄

如今漫步古镇,四街十七巷格局清晰,37处明清古民居保存完好,200多间房屋木雕、砖雕精湛,是研究明清民居的“活化石”。甘肃第一海关旧址留通商印记;纱灯工坊内,非遗传承人指尖翻飞,将竹篾弯成灯架、在轻纱上勾勒图案,游客可参与灯架制作体验非遗;武举人故居、子响棋院等院落融历史场景与互动,军傩舞也常在此展演——在陈尚德、张莲英等传承人推动下,军傩舞登央视、赴港获金奖,还创新出《金城军傩舞》等作品,军傩呐喊与纱灯柔光相映,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文化魅力。

“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理念让古镇焕发新生。2013年启动的保护性恢复工程,围绕“建设魅力河口古镇”目标,打造十里黄河金岸、古民居体验等项目,也为纱灯搭建传承平台——工坊招学员传技艺,开发古镇风光、非遗元素主题纱灯,成网红文创。如今,旅游公厕、文化广场、停车场等设施齐全,37家农家乐、25家小吃店与50余户农副商户组成业态矩阵,不仅让老王古法酿皮等网红美食出圈,解决近2000人就业,军傩舞展演团队与纱灯工坊也吸纳本地居民,为非遗传承筑牢支撑。

10月21日,来自加拿大、爱尔兰、德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融合采访团走进兰州市西固区河口古镇。 李亚龙 摄

2023年,“河口耀千年·丝路映万古”黄河灯展、《记忆·盘古》水幕秀点燃夜间经济,当年游客达86万人次——灯展中数百盏纱灯沿古街排布,与现代灯光秀交辉,成游客打卡点;2024年春节,“非遗中国年”活动里,社火巡演、新春集市引客,军傩舞表演与纱灯装饰添年味;全国“村晚”甘肃分会场更以60余万人次在线观看量获全国人气第十四名,让两大非遗借镜头走向全国。

如今的河口古镇,是承载“丝路记忆”的历史标本,更是激活乡村振兴的文旅引擎;军傩舞与纱灯这两大“活化石”,也跨越时光与古镇共生。如黄河奔涌不息,这座千年古镇携古老非遗,以蓬勃生机展现西北大地的历史厚重与文化韧性。(完)

网址:海外华媒兰州行:河口古镇藏古韵 非遗焕新引客来 https://zlqsh.com/news/view/66691

相关内容

杭州:古镇文旅嘉年华 夜色塘栖焕新姿
古镇杨柳青 亮灯绽新韵
古韵新生,滨州非遗“潮”动世界|潮起渤海・网聚黄蓝
非遗焕新之旅,传统与现代的美妙联动
【文化中国行】天津古文化街的津味津韵
杨柳青古镇津韵国际文化市集开市
“千人‘粽’香会”上演 “最镇海等你来”非遗主题月活动启动
烟火兰州闹新春 非遗传承过大年
电影《我在苏州学非遗》闪耀巴黎,东方非遗绽放世界舞台
品味燕赵风华!《非遗里的中国》走进河北定州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