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早佛寺组群留存传奇过往 ——探访京西斋堂灵岳古刹
亚洲禅意:日本京都,深度探访古寺庙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深度游目的地#
摄于2012年的灵岳寺
□宣立品
如果你听说过京西重镇斋堂,那你真有必要了解下千年古刹灵岳寺。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名称的由来,即与灵岳寺有关。古代寺院用饭之地称“斋堂”,因旧时有大量信众到灵岳寺进香,在山下的村子用饭,时间长了,“斋堂”便成了地名。斋堂镇著名的马栏村、伙村亦与之相关,马栏村是灵岳寺养马之地,伙村则是为灵岳寺进香的香客提供饭食的伙房。先有灵岳寺、后有斋堂镇,委实不虚。
北京的古建筑,特别是木构建筑,绝大多数都是明清时期遗物,只有门头沟的灵严寺大殿和双林寺钟楼尚存元代结构特征。而既有元代特征,总体格局也比较完整的只有灵岳寺这一处,它是北京地区现存唯一的、时代最早的佛寺组群。灵岳寺建筑的许多做法和风格,留有不少宋(金)元特征,都见于宋《营造法式》,但又不太“规范”。这一现象正如后人评论元代建筑“制度不经”,实则体现的是民间建筑和地方手法的特点,也反映出其从宋金风格向明代风格过渡的时代特征。灵岳寺建筑所存特点在古建筑史的实物例证中是非常珍稀可贵的。
关于灵岳寺的历史,见于寺存碑记——大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重修灵岳寺记》和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灵岳禅林碑记》,亦有清光绪年间《齐家司志略》等可考。依史料记载,灵岳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后经五代、辽金,旧名“白贴山院”,金代改为“灵岳寺”,寺名沿用至今。元代至元和至正年间,以及清康熙、雍正年间皆有明确的重修记载。
灵岳寺元代的开山祖师云庵禅师,承上启下,功不可没。他是北京现存唯一格局完整的元代木结构古建筑的缔造者,灵岳寺也因此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璀璨之姿呈现于世。
元代倡导佛教,敕修梵刹,僧侣免除徭役。元朝丙辰年(1256年)地方遵皇帝旨,勘察到482处被道士占住的寺院,灵岳寺便是其中之一,僧人缘恩诣官告争该寺。元朝戊午年(1258年)皇帝下旨纠正,将237处寺院断给僧人所有,其中包括灵岳寺。
灵岳寺在云庵禅师的住持下,勠力兴修,35年间日修日葺,到至元三十年(1293年)终成巨刹。“归依有殿,斋会有堂,造缮有厨,储积有库,主有丈室,八十四龛佛像,灿然金碧,寺门所宜有者,莫不完备。”另外,灵岳寺广置庙产,购置土地,在马栏村口置水碾等等。营收的目的,是为了供养寺僧,使他们能够安心修道,不至于太过劳苦。至此,灵岳寺终于又恢复了昔日的繁盛:“环寺长松蔽日,拔山乔木参空,壮气象之光辉,尽峰峦之雄美。”
至元三十年,云庵禅师特请人撰写并刊刻了《重修灵岳寺记》,这一年也是他圆寂之年——以半生之力使灵岳寺中兴,并刻碑以纪传承。临行前,云庵禅师留下遗戒,嘱托后辈及十方僧众,不要拘泥于年龄和资历来论断是否可为住持,但凡有道心、有能力之人,即使年龄、资历、戒龄不够高,也可礼请住持该寺,并要求大家严守清规戒律,只希望寺门兴盛,法道流行。
其以“择一事,终一生”的精神,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遗产灵岳寺,也留下了难得的精神财富。在探寻灵岳古迹、见证古刹重辉的今天,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秉持“择一事,终一生”的态度,活出精彩,与古人共鸣。
网址:北京最早佛寺组群留存传奇过往 ——探访京西斋堂灵岳古刹 https://zlqsh.com/news/view/66991
相关内容
嵩山古刹,比少林寺还早,引来土夫子,却让专家发现一尊“佛宝”梁洛施北京潭柘寺礼佛,吃素面感受佛缘,普通话流利令人惊艳!
重庆千年古刹里的声学奇迹:探秘潼南“石磴琴声”,游客叹为观止
西山访古记
春雷乍动正惊蛰,京味儿非遗伴你迎接春日活力
没有少林寺知名,门口却有武警站岗,北京这个寺庙为何如此特殊?
2025北京文化论坛|中轴线文创“出圈” 解锁北京文化新表达
《北京法源寺》背后,李敖与田沁鑫的十年契阔
武汉最不像佛寺的佛寺,每座建筑都是艺术精品,已经100多年
大年初一逛庙会,东岳庙、北顶娘娘庙有这样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