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睡莲》如何变成“会呼吸的画”?这场分享会给出答案

发布时间:2025-10-31 18:59

避免睡前饮酒和吸烟,这些会干扰呼吸训练效果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睡眠调整技巧# #睡眠呼吸训练#

分享活动现场。

音乐+绘画,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10月31日,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举行的一场主题分享会对此给出了答案。当日上午,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联动活动“点亮生活”青年艺术周“点亮艺境·新生戏剧汇”板块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话莫奈”主题分享会如约而至。

在现场,来自浙江音乐学院的青年琵琶演奏家李跞、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和川美影视动画学院的师生,以及相关领域的青年艺术家们共聚一堂,围绕音乐与绘画的跨界共鸣和探索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

分享会在充满趣味的艺术“盲盒”互动中拉开序幕。莫奈的传世名画《睡莲》在此刻变成了缓缓流淌的旋律,萦绕在整个剧场,莫奈在画作中原本借油彩绘制出的平面光影,通过琵琶、钢琴与大提琴的演奏,立体浮现到了观众面前。

“我是一名老师,在思考音乐教育究竟往哪个方向走的时候,我就想到艺术通感(指在艺术创作与鉴赏中,不同感官体验的转化、渗透与互通现象)的存在,是不是可以让音乐和绘画实现交叉融合?”李跞说,当自己看到莫奈的画作中对光影的刻画,就立刻想到了音乐中很多不同的表达。

李跞(右)。

于是,以中国古典乐器琵琶为主体,大提琴、钢琴也加入进来的跨界创新表达正式面世。随后,李跞围绕创作理念、艺术实践,全方位分享了自己和团队一起带来的“对话莫奈——琵琶、钢琴、大提琴三重奏”音乐会的创作历程。“抽象的光与色”与“具体的音乐体验”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答案也呼之欲出。

他谈到,莫奈的画是“关于时间的艺术”。他画的并非某个瞬间,而是画时间在流动中的样子。因此在对莫奈的画作进行视听化表达的时候,曲目的选择、编曲的层次、舞台视觉的呼应都显得尤为重要。“让音乐会现场成为一幅‘会呼吸的画’,让观众感受到正被艺术本身温柔地拥抱,正是我们策划这次音乐会的初衷。”李跞说道。

在具体实践中,根据不同乐器音色的特点,它们对用音符描绘画作也有着不同的“分工”。李跞说,琵琶是主体,而大提琴适合表达抒情的旋律、温暖的色彩,而钢琴则适合表达变幻的色彩。

在“艺术无界”的问答环节,围绕音乐与绘画的转化、东西方美学的对话等话题,现场观众与艺术家展开了深度交流。当被问及同时面对画作和音乐,要将它们融合到一起需要首先抓住什么时,李跞坦言自己通常还是会先读谱,常规演奏出来,再从中揣摩想表达的色彩、情绪。

现场观众。

此外,现场还有学生好奇,琵琶、大提琴、钢琴3种乐器分别由3位演奏者演奏,如果每个人对画作的理解不同,呈现效果也可能存在差异,那如何将他们融合到一起?“每个人的解读叠加到一起,我认为是会出现更加立体、更为具象的表达,这也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形象表达。”李跞说道。

不少亲临现场的艺术专业同学都感慨,这次音乐与绘画的跨界对话为他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作视角,即用耳朵“聆听”色彩,用画笔“描绘”旋律,极大地拓展了艺术表现的维度。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点亮艺境·新生戏剧汇”的重要成果,本次活动参与者们所创作的优秀画作将在“点亮生活”青年艺术周期间于重庆来福士广场的无界新空间向公众展出,实现从单一活动到持续展示的价值延伸。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主办方供图

网址:莫奈《睡莲》如何变成“会呼吸的画”?这场分享会给出答案 https://zlqsh.com/news/view/68258

相关内容

莫奈 “假名” 睡莲的艺术迷思与真相​
音阁意外说出真相,奈何王爷不信,成功错过正确答案
生活如此灿烂,自然会给出答案!
呼吸道感染竟会唤醒“体内的敌人”
莫言被问到:你的成就和鲁迅相比如何?他的回答让人赞叹,很精彩
李秀满女团成员回忆sunny暖心鼓励,分享美容秘诀多睡觉
走过十年!森林音乐会如何与一座城共“呼吸”
莫言的“没有建议”,是最好的建议 | 山水洲城记
任何人与事物,时间总会给出解答
论爱豆如何用一根棒棒糖霸屏热搜?周震南给出标准答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