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迹鉴赏】 唐代“草圣”张旭、怀素书法(中堂)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感受诗圣情怀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历史文化游#
张旭中堂草书张旭(685—759年),字伯高,一字季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喜欢饮酒,世称“张颠”,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又与贺知章等人并称“饮中八仙”,其草书则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张旭出生于一个门第不低的家庭,曾向堂舅陆彦远学习书法,学有所成后为吴道子、颜真卿等钦慕;年长后通过应举或荐举、征辟而入仕,释褐为常熟县尉;先后任左率府长史、金吾长史,因而被世人称为“张长史”;约在乾元二年(759年)逝世,享年大约七十五岁。在书法方面,张旭勤于观察客观事物,善于将客观的自然物象与个人的主观情感结合起来,既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在继承前人书法成就并加以创新而使得自身的狂草艺术在盛唐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摘录于百度)。
怀素(737—799年),唐代杰出书法家,史称“草圣”。俗姓钱,字藏真,僧名怀素,永州零陵(今湖南永州)人,后移居长沙。怀素早年出家为僧。大历三年(768年)至七年(772年),负笈赴京,走访名家,书名大振。大历七年(772年),怀素在洛阳谒访颜真卿,向颜真卿介绍其笔法“折钗股”,颜真卿则向其讲了自己的“屋漏痕”,怀素大为敬佩,拜颜真卿为师。颜真卿为其作《怀素上人草书歌》。不久,怀素回湖州省亲。在湖州期间,拜会了陆羽、皎然等名士。怀素出家以后,经禅之余,弄笔不辍。后其觉得所见不广,又云游长安、洛阳等地,见到一些珍贵的书法精品,豁然开朗,书艺大进。其沉迷于草书,又喜喝酒,酒阑兴起,拿起笔就写,晚年在四川成都宝园寺度过,于唐贞元十五年(799年)圆寂。怀素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怀素小草“纸本”真迹的发现,也标志着唐代小草书法的最高水平,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摘录于百度)。
网址:【原迹鉴赏】 唐代“草圣”张旭、怀素书法(中堂) https://zlqsh.com/news/view/6833
相关内容
孙晓云评春晚《笔走龙蛇》:书法和武术都体现中国精神“书圣”王羲之,还有真迹存于世吗?马未都的说法有待商榷
侧欹险峻,信手挥洒,米芾行书真迹《复官帖》神融笔畅,令人拍案叫绝!
范曾一句“当今书法家,老夫第一”,像一个耳光,抽了书法界的脸
中学老师临摹黄庭坚草书,像胡乱画的草稿纸,结果被列入国展行列
唐伯虎的《送子观音图》与意大利圣母像相似度很高,谁模仿了谁?
堂堂一代诗圣杜甫,竟然是吃太饱“撑死”的?
看看我国第一位书法博导的字,大众普遍欣赏不来,是他孤高不群吗
项圣谟《四季山水册》:笔墨间的四季更迭
是新人演员张文昕 ,也是草原公主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