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活山》:从被遗忘三十年到比肩《瓦尔登湖》

发布时间:2025-11-03 16:14

从《瓦尔登湖》中汲取宁静生活的力量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方式分享# #读书感悟分享#

“《活山》之于苏格兰,正如《尤利西斯》之于爱尔兰。”这是当代著名自然文学作家、学者罗伯特·麦克法伦对《活山》这部作品的至高评价。日前,新经典引进出版了苏格兰作家娜恩·谢泼德的代表作《活山》,这部作品被认为是自然文学的经典之作,堪与《瓦尔登湖》比肩,而这部作品也是一颗差点被埋没在抽屉里的文学遗珠。

《活山》的作者娜恩·谢泼德曾被媒体评价为“是文学的一个谜”,1893年,她生于苏格兰凯恩戈姆山附近的卡尔茨村,在那个年代,女人们很少出远门,但谢泼德从小就热爱户外,对她而言,山就是她的心灵腹地,从三十岁开始,攀登凯恩戈姆山就成了她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要是让她在平地待得太久,她反而觉得透不过气:“我爱山,那是因为我的身体在高山的稀薄空气里表现最好,这种轻快的感受传递到大脑,使我感到神清气爽。”谢泼德不追求登顶高山,更迷恋在大山深处探索“就像拜访一位朋友,除了与他做伴,再无其他意图。”在漫长的一生里,她走过了几千里山路,也在山里体察自我,思考存在的意义。

娜恩·谢泼德

谢泼德在1928年到1934年间,一连写作出版了三本小说和一本诗集《在凯恩戈姆》,奠定了她在苏格兰现代文学运动的先驱地位,但随后,她的创作陷入一片沉寂。“我已经写不出任何东西了,”她在信中写道,“人们(又或许只是我)在一生中总有些说不出话的时候。我猜,除了任生活继续,我们什么也做不了。”对她而言,写作不是必需品,只有觉得“有什么东西是必须写”的时候,她才会动笔。二战末期,她写出了人生最后一本书,献给凯恩戈姆山的散文集《活山》。

这本书完成时正值百废俱兴的战后时期,它因“不合时宜”被拒绝出版。收到出版社的退稿信后谢泼德没有继续投稿,而是将手稿锁进抽屉,直到三十余年后收拾物品时才重新发现它。1977年,《活山》终于被出版,但首印仅有三百册。三年后,87岁的谢泼德住进了疗养院,翌年去世,《活山》随着谢泼德的去世被遗忘在历史之中。2008年,坎农盖出版社推出了“苏格兰文学经典”系列丛书,《活山》被列入其中,起初并不起眼。然而,凭借着少数读者和学者的口口相传,这本小书越来越引人注意,渐渐被视为可比肩《瓦尔登湖》《游隼》的自然文学经典。而当时还算是青年作家的罗伯特·麦克法伦,读完这本被忽略半个世纪的书后,说这是“我所知关于山的最深沉的书”,麦克法伦也因这本书从此成为了谢泼德的书粉。

凯恩戈姆山脉

在《活山》中,谢泼德冷静精准分享了一生所见的高地、幽谷、霜雪、空气与光、花草木与鸟兽虫,以及山区的人类;却又极度私人、自我,描述了自己在山中如何安眠、如何观看、如何倾听、如何触摸和感受,乃至于如何存在。人们发现,《活山》不仅是一本写给自然的经典颂歌,更是一次关于身体和感官的大胆写作。2016年,为了纪念谢泼德,苏格兰皇家银行将其肖像印在了英镑上,这是非皇室女性首次被印上苏格兰银行纸币。纸币的背面印着她的一句话:“得以被允许去活着,是极大的恩赐。”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网址:新书|《活山》:从被遗忘三十年到比肩《瓦尔登湖》 https://zlqsh.com/news/view/68697

相关内容

四十岁再读《瓦尔登湖》,我终于明白,“简朴”是生命的另一种丰盛
陈鲁豫、刘擎、严飞、蒋方舟对谈新书《世界作为参考答案》
仪征刘氏与《船山遗书》
文脉长江|走进石涛画作,看巢湖三百年的变与不变
隋唐演义:瓦岗寨武艺最高十强榜
泰安城三处孔子文化遗迹介绍
56岁解晓东黄山被偶遇,走路晃肩严重,戴墨镜好酷,显年轻像30岁
《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百年:来自外祖父的文学遗产
逛市集、游灯会、品非遗 各地庆新春活动精彩不断
中国名人纪念馆十年蝶变:从数量增长到文化地标崛起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