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生中的七个重要女人之五——曹皇后,乌台诗案,救命恩人

发布时间:2025-11-05 17:09

诗词中的生活智慧,如苏轼的'人生如梦'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传统文化生活哲学#

曹皇后(1018年—1079年)是北宋开国名将曹彬的孙女,出身于名门望族。她在景祐元年九月(1034年)被册封为皇后。宋英宗继位后,她尊为皇太后,并曾在十三个月里垂帘听政;而在宋神宗即位后,她则被尊为太皇太后。曹皇后在中宫的地位上稳坐了28年,待人宽厚,处事稳重,深得宫中外的赞誉,大家一致称她贤良淑德,母仪天下。即便是宋神宗,对她这位祖母也十分尊敬。曹皇后在临终之际,虽然病重至极,却给了神宗一番教诲,并成功挽救了苏轼的性命,使他度过了生死劫难。 01. 乌台诗案的导火索——《湖州谢上表》

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主持变法,实施一系列改革。然而,苏轼与变法派意见相左,选择辞职外放。熙宁四年(1071年),他被任命为杭州通判,之后又担任了密州、徐州的知州职务。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苏轼被调任湖州,按例向皇帝上表谢恩。在《湖州谢上表》中,苏轼写道: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段话表露了他对新贵与新法的不满,公开表达了自己不愿与当朝新贵合作的态度,并认为新法政策生事。当时朝廷中的公报系统相当于报纸,因此这封上表很快广为流传,引起了各方关注。 02. 御史台奸臣上奏弹劾苏轼

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将苏轼在《湖州谢上表》中提到的新进和生事之语摘录上奏,指控苏轼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当时,苏轼在文人圈内声望颇高,他的诗词在民间广泛传播,然而这也影响了新政的推广,成为变法派的眼中钉。其他一些官员也上奏弹劾,称苏轼不敬朝廷,批评他废为臣之道,并指责他反对新法。御史中丞李定甚至上表请求严惩苏轼,提出伏望陛下断自天衷,特行典宪,要求将苏轼斩首。当时,变法是神宗的一项重要国策,任何反对新法的行为都被视为对皇帝威权的挑战,神宗对此深感震怒。七月二十八日,经过神宗批准,朝廷派遣吏卒前往湖州,免去苏轼的太守职务,并将他押解回京审理。苏轼被送进御史台监狱,饱受酷刑折磨,生命危在旦夕。 03. 自觉命悬一线,留给弟弟的诀别诗

在监狱中,苏轼每天由儿子苏迈送饭探望。父子之间暗中约定,如果有坏消息,饭菜里会有鱼。当几天后,苏迈因钱用尽,找远房亲戚借钱,亲戚送饭时不小心带来一条熏鱼,这让苏轼大为震惊,心中暗自认为我命休矣。他急忙与狱卒商量,写下了两首诀别诗,准备交给弟弟苏辙。他告诉苏辙,自己的一家十口全靠弟弟照顾,愿来世继续做手足。苏辙看到这番话,感动得伏案泪流。 04. 正直之臣上奏为苏轼求情

尽管苏轼遭受了如此重罚,但也有不少正直的大臣为他求情。宰相吴充上书指出:陛下以尧舜为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犹能容祢衡,陛下不能容一苏轼何也?他认为,像苏轼这样有才的文人,应该宽容对待。王安石当时也在金陵(今南京),他写信劝告神宗,不宜对一位名士采取极端手段。苏轼的弟弟苏辙也上奏请求朝廷赦免自己的兄长,并表示愿意交回自己的一切官职,为哥哥赎罪。 05. 曹皇后临终前的求情

此时,曹皇后已病重,神宗日夜侍奉。曹皇后深知苏轼的才学,也了解神宗的心情。她特意在临终前开口为苏轼求情,和蔼地对孙子宋神宗说:昔仁宗策贤良归,喜甚,曰: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盖轼、辙也,而杀之可乎?她回忆起仁宗时,曾因得到苏轼和苏辙这样的人才而深感欣慰,并表示如今不能轻易杀掉这两个栋梁之才。她还提到,苏轼因作诗被陷害至此,很可能是有人故意中伤,呼吁神宗不要因为误解而错杀他。曹皇后的这番话给神宗很大触动,他开始重新思考苏轼的处境。 06. 苏轼终免一死,重获自由

元丰二年(1079年)十月,曹皇后病逝,享年六十二岁,追谥号为慈圣光献皇后。十二月二十九日,圣谕发布,苏轼终于免于死刑,被贬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就在除夕夜,苏轼经过了132天的监禁后被释放。站在监狱大门外,他深深吸了一口自由的空气,感受着微风轻拂脸庞的感觉,随即写下了一首诗: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曹皇后在临终时的劝诫和为苏轼求情,堪称决定了苏轼的命运,也为他日后创作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等经典名篇奠定了基础。乌台诗案后,苏轼幸得免死,曹皇后的贡献不可小觑,她的仁爱与智慧为苏轼保住了性命,间接推动了他精彩而不平凡的人生。

网址:苏轼一生中的七个重要女人之五——曹皇后,乌台诗案,救命恩人 https://zlqsh.com/news/view/69083

相关内容

苏轼一生中的七个重要女人之五——曹皇后,乌台诗案,救命恩人
苏轼:豪放派词人的宗师,乌台诗案贬黄州修“东坡”自耕
苏轼与苏辙的兄弟情:苏轼不停地作死,苏辙不停地求救
泊苏 完结篇:苏轼,你是命中注定的孤臣吗?
一笔玩笑,半生颠沛!苏轼这幅手札里藏着的文人恩怨
苏轼用三首禅诗,说透人生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层呢?
国风绘本《赤壁赋》,开启苏轼对人生的哲学感悟
苏轼在杭州的一首冷门宋诗,写人生偶然,更写旧地重游、老友相逢
苏轼苏辙重逢共赏月,苏轼写一首《阳关曲》,杨万里评:四句皆好
三游赤壁,看苏轼如何参透人生三重境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