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缘何“兆丰年”(文化中国行·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问)
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与农耕文化紧密相连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传统文化解读#
小 雪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个节气、冬季的第二个节气,2025年小雪始于11月22日。
雪,常常作为冬季的代表性意象,被赋予纯洁、浪漫的内涵,古人还形象地将雪花称作“六出飞花”。
小雪时节,气候寒冷,降水量渐增。这个时候,可以期待雪的到来。
小雪时节,北风会邀请雪花共舞,用银装素裹为冬天“美颜”。雪花飘落之际,一句“瑞雪兆丰年”,既表达了欣喜之情,也道出了对好年景的期待。
常常被作为吉语的“瑞雪兆丰年”,实为农谚,源自先人对自然规律的精准总结,蕴含着农耕文明对天地节律的质朴认知与敬畏。
以“瑞”字为雪冠名,带有吉祥之意。但作为一个概念,“瑞雪”有一定的时令限定和量级门槛,并非每一场雪都适用这一称谓。
瑞雪,是适时的雪。“适时”,这一标准提示了降雪的时间范围,即初启于小雪节气,止于立春之时。“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小雪时节,多地气温降至0摄氏度以下,冷空气活动频繁,具备了降雪形成的气候条件。此时,北方的冬小麦、南方的一些作物,或进入越冬期,或处于缓慢生长期。这个时节,土壤尚未完全封冻,初雪轻轻覆盖大地,既不致冻害,又能润泽表土。
瑞雪,是适量的雪。“适量”,就是指“盖得住”“融得透”。如果积雪过厚可能损伤作物,甚至酿成雪灾;雪量太小则难以起到保温补水的作用。小雪之雪,一般不会冻伤幼苗,还能为来年的成长蓄力。
“瑞雪”具有“兆丰年”的效应不是主观臆断。现代气象学与农业科学已经找到了冬雪与丰年之间存在的一些关联——
瑞雪可以保温防冻。如絮如绒的冬雪就像给冬眠的麦苗盖上了松软的棉被,阻挡着寒风凛冽,保持着土壤温度,避免麦苗等越冬作物因低温冻伤根系。
瑞雪送来滋养。雪花在形成过程中会吸附空气中的氮化物,积雪融化时,氮化物渗入土壤,给田地补充了天然肥料。
瑞雪能够除虫护卫。“大雪灭虫,小雪防病”,雪融时的骤然降温可以冻死土壤表层蛰伏的害虫卵和病菌孢子,为作物减少了病虫害的侵扰。
瑞雪还可以增墒储水,缓解春旱。待到春来回暖,积雪融化,为返青作物提供第一波水源。而且雪水的入渗速率比雨水慢,流失少,维持墒情时间更长。
此外,小雪节气前后降雪,符合寒暖有时、四季有序的自然节律。若雪量适宜,往往预示着冬季气候稳定,降水分布均匀,有利于来年的春耕播种。
“瑞雪兆丰年”,体现在冬雪的特性与农作物生长需求的契合中。这是大自然的馈赠,是生态平衡的理想状态,也是古人顺应天时的智慧。当又一个小雪节气来临时,若能得遇一场瑞雪,不妨静立雪中,看轻盈的雪花覆盖田野,去呵护丰收的希望,去履行它与土地的古老契约。那一刻,我们也许会有这样一份感悟:期待中的五谷丰登,何尝不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节气流转中所达成的长久默契。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10日 12 版)
(责编:邢郑、孙娜)作者:文 馨 唐嘉跃
本文分享自人民网科普频道,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网址:“瑞雪”缘何“兆丰年”(文化中国行·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问) https://zlqsh.com/news/view/69516
相关内容
“瑞雪”缘何“兆丰年”(文化中国行·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问)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问
为什么“冬吃萝卜夏吃姜”(文化中国行·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问)
海外过大年 “二十四节气”来到新加坡
万芾“花鸟世界”中的二十四节气:处暑
第二十四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国际演艺大会开幕
欢迎观看奇迹闲闲之 - 二十四节气
《第二个妈妈》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环球视野
万芾“花鸟世界”中的二十四节气:夏至
保利拍卖二十周年丨创天地之象:张大千泼彩代表作《瑞士风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