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红楼梦一开始已透露了众儿女的结局,但最后还是读不懂呢?

发布时间:2025-11-14 19:46

为什么洗碗总是最后才开始?因为水温最合适洗碗的时候,通常已经没有碗了。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轻松日常笑话#

《红楼梦》此书就像一个美丽的谜题:作者似乎一开始就把谜底摊开,但我们读完全书,却依然感到云山雾罩,回味无穷。

这并非因为我们“读不懂”,而是因为曹雪芹的创作手法,使得这部小说的魅力远不止于知道“结局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这种“读不懂”的根源。

1. “剧透”的方式:谶语式的预言,而非直白的说明书

《红楼梦》开头的确通过各种方式(太虚幻境的判词、红楼梦曲、灯谜、诗谶等)预示了人物的命运。但关键点在于,这些预言是含蓄、象征和模糊的。

它告诉你“是什么”,却不告诉你“为什么”和“怎么样”。

例如黛玉的判词:“玉带林中挂”。我们知道了她结局的悲凉,但她是病逝?是泪尽而亡?是自缢?还是在怎样的情境下“魂归离恨天”?我们不知道。这个充满诗意的意象,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例如宝钗的判词:“金簪雪里埋”。我们知道她结局是孤独和冷落,但她是被宝玉抛弃?还是宝玉出家后她独守空闺?那种“雪里埋”的刺骨之寒是怎样的心境?我们同样不知道。

这种预言更像一首诗或一个梦,它提供了情感的基调和命运的轮廓,却没有提供具体的故事情节。因此,读者的注意力就从 “结局是什么” 转移到了 “这个结局是如何一步步发生的” 之上。

2. 阅读的重心: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转变

知道了结局,我们阅读时的心理状态就完全不同了。我们不再是好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而是带着一种悲剧性的洞察力,去审视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我们看宝黛的每一次争吵,都仿佛听到了背景里命运倒计时的滴答声。那种“一个在安心地哭,一个在随意地笑,却不知大祸将至”的戏剧张力,正是建立在已知结局的基础之上。

我们看贾府的每一次宴饮和繁华,都能感受到“盛宴必散”的悲凉。正如秦可卿托梦时所言“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知道了结局,再回头看过程,处处是伏笔,事事是征兆。

这种阅读体验,不再是解谜,而是品味悲剧。我们读懂了人物的性格如何导致他们的命运(即“性格悲剧”),也读懂了时代与社会如何吞噬这些美好的生命(即“社会悲剧”)。

3. 文本的复杂性:“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曹雪芹使用了极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即“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小说中充满了大量的细节、隐喻和互文。

人物的对话往往有多重含义。一句玩笑话,可能暗含了未来的命运。

物件和诗词都具有象征意义。比如宝玉的通灵宝玉、宝钗的金锁、黛玉葬花的花囊,都不只是道具,而是命运的象征。

后四十回的遗失: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巨大原因。我们现在看到的一百二十回本,后四十回是高鹗的续书。虽然有其价值,但许多情节走向、人物结局的处理与曹雪芹的原意有出入,甚至相悖。这造成了文本内在的逻辑断裂和情感矛盾,使得从“预言”到“结局”的路径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无法自圆其说。我们读的,是一个“混血”的文本,这本身就增加了“读懂”的难度。

4. 主题的超越性:它探讨的是存在本身的悲剧

最终,《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超越了一个简单的“爱情悲剧”或“家族衰亡史”。它探讨的是更根本的哲学问题:

“空”与“有”:一切繁华、情感、生命,最终是否都是一场空?

“情”与“悟”:人应该如何面对这终将逝去的美好?是沉溺于情,还是看破出家?

个人与时代的对抗:在无可挽回的衰败中,个人能有何作为?

这些问题是永恒的,没有标准答案的。因此,即使我们知道了所有角色的结局,我们依然“读不懂”曹雪芹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拷问。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与作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感悟。

所以,为什么《红楼梦》一开始就透露了结局,我们却还是读不懂?

因为:

预言是诗,不是说明书,它只勾勒轮廓,不填充细节。阅读的重心是品味过程,在已知的结局下,体会命运如何一步步展开,感受那种深刻的悲剧张力。文本本身是一座迷宫,充满了隐喻、伏笔和不完整的遗憾(后四十回问题),需要反复揣摩。主题是哲学的、永恒的,它追问的是人生本质,这本身就没有唯一的答案。

《红楼梦》的魅力,不在于你知道宝黛钗的结局,而在于你每读一遍,都能在那些已知的悲剧中,找到新的心痛、新的感悟和新的不解。这种“读不懂”,正是它作为一部伟大文学经典,邀请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对话的永恒魅力所在。

网址:为什么红楼梦一开始已透露了众儿女的结局,但最后还是读不懂呢? https://zlqsh.com/news/view/70110

相关内容

“红楼梦中人”不为怀旧为品读
古代名著,唯有红楼梦写了青春:人生结局不重要,过程才难忘
红楼梦:唯一新生儿,为啥给了贾雨村?看他为黛玉做了什么就懂了
《红楼梦》中美女如云,为什么唯独她绝色无双
《红楼梦》为什么是一部奇书?一本书写了两个故事!一个明一个隐
《红楼梦》史湘云为什么成了官妓?
太惨了!《红楼梦》中,王熙凤死后,为何会被扔到乱葬岗?
什刹海畔沉浸式读书,老字号饭庄品《红楼梦》美食
《红楼梦》:为何红楼梦的主题会多元化—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中贾元春的判词隐藏了什么信息?或藏有一个大秘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