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半辈子去骂鲁迅,却不愿为丈夫做一碗汤,离婚后在孤独中逝去
夫妻间的趣事:新婚之夜,丈夫忘记带结婚戒指,妻子笑着说‘你不是说爱我一辈子吗?’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生活琐事趣闻# #家庭生活趣闻#
鲁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他向来以言辞犀利,擅长“骂战”而闻名。在民国时期,上至达官勋贵,下至贩夫走卒,只要是他看不惯的人,统统都被他骂过。谁能想到,在他去世之后,却有一个民国奇女子,用了半辈子去骂鲁迅,并且就靠着骂他而走红!这位骂他的奇女子名叫苏雪林,其人在当年的文坛,也绝非无名之辈。
苏雪林在1897年出生于浙江瑞安,自称是苏东坡后裔。少年时就遍读《四书》、《五经》;青年时留学法国,二十来岁时,就因为在报刊上与人辩论,观点犀利而轰动文坛。而且,她还是胡适的得意门生。1928年3月,苏雪林发表了《绿书》,这是以她自己生活为原型创作的处女作。她把书寄给鲁迅,在扉页上写道:“鲁迅先生校正学生苏雪林谨赠”。
那时候的苏雪林,是非常崇拜鲁迅的。她评价鲁迅:“他是中国最成功的乡土文学作家”、“中国文坛‘执牛耳’者”、“他的作品足以和世界名著分庭抗礼”等等。但是不知为了什么,等到1936年鲁迅一去世,苏雪林就改了口风。转而大骂鲁迅:“色厉内荏,厚颜无耻”、“一无足取,祸国殃民”!总之,“四字真经”层出不穷。
有人猜测,苏雪林尚未成名时,曾经去求见鲁迅,本来指望得到他的提携,结果遭到了鲁迅的怠慢。于是,他专门等到鲁迅死去才展开报复。又有人猜测,苏雪林是替某女校校长打抱不平,认为鲁迅对“女师大”有诸多不实的指责。这里不能不提到一个问题,就是苏雪林这个人,表面上是一个留法的新女性,但是骨子里思想很保守。她一直“信奉新思想,遵循旧道德”。
苏雪林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大家族,她的母亲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苏雪林一生的婚姻观与爱情观,受母亲影响至深。因此她在处理个人问题上,也选择了最保守的作法。后果是直接导致她与丈夫张宝龄,半生貌合神离。事情要从苏雪林二十岁那年说起。当年,她刚刚从上海教会女子学校毕业,家里就给她说了一门亲事。对方是一位张姓上海大亨的公子,名叫张宝龄。
苏雪林当时没见过张宝龄,就和家人提出要赴法留学,毕业后再成亲。结果苏雪林在法国留学,认识了一个姓秦的男同学,两人很快坠入爱河。于是,苏雪林就又写信回家,要求退掉与张家的亲事,结果遭到了家人强烈反对才作罢。后来,苏雪林思虑再三,决定放弃与秦姓男同学的爱情,向她的母亲学习,接受了包办婚姻。
有一次,苏雪林刚好生病,张宝龄在父亲的安排之下,写了一封文言文的信函去安慰她。女文青苏雪林,一下子就爱上了张宝龄的文章。后来,又见对方长得帅气,动了真心。但是张宝龄早就得知她和秦姓男同学的过往,因此对她态度冷淡。之后几年的书信往来中,明明感觉不到张宝龄的温存,但是苏雪林还是努力说服自己要“从一而终”。结果等到他们回国完婚,真正以夫妻名义相处的时间却只有不到四年。
其中大部分时间,张宝龄都在忙自己的造船事业和经商。苏雪林被冷落后,把热情转投向文学创作,最后又到大学去教书。两人长期分居异地,没有夫妻之实。当时有一个张宝龄的友人,疯狂追求苏雪林,也被她拒绝了。直到1949年后,她去了香港,丈夫留在内地,终身没能再见一面。苏雪林与丈夫的多年婚姻,可谓是名存实亡,在这一段婚姻中,她始终没有为丈夫做过什么实质的事情,就连一碗汤都没做过。她最终在和丈夫离婚后,在孤独中逝去!
苏雪林思想有极其传统的一面,当时鲁迅写文章骂的“女师大”校长杨萌榆,也是一个思想偏向保守的人。苏雪林本来与鲁迅没有深交,自然就帮着朋友骂鲁迅了。别人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我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网址:她用半辈子去骂鲁迅,却不愿为丈夫做一碗汤,离婚后在孤独中逝去 https://zlqsh.com/news/view/9551
相关内容
她与丈夫一见钟情,婚后生2女6子,丈夫早逝其独自培养出八大才子她离婚后发现怀孕,写信给丈夫希望复合,丈夫回5字让她哭到崩溃
冰心去世以后,她孙子为何骂她“枉为人表”,还在她墓碑上涂画?
郭沫若以四字斥鲁迅,鲁迅以五字斥回,天下笑曰:此即郭沫若也
李清照写了一首很俏皮的词,特意用来向丈夫撒娇,后成为千古名作
1936年,鲁迅深夜去世,留下7条遗嘱,劝诫子孙不得从事这2个行业
一心求子却连生三女,丈夫背叛也隐忍不发,傅娟现在怎样了?
郭沫若染病去世,妻子整理遗物时发现一封信,妻子看后便自缢身亡
为什么鲁迅、林语堂等人对郭沫若的评价这么差?
平鑫涛前妻林婉珍去世,与琼瑶纠葛彻底终结,一个时代落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