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教坊是个什么机构?白居易《琵琶行》的教坊女,是风月女子?

发布时间:2025-01-27 18:19

爱的界限:教育孩子明白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行为,什么是不可以的。 #生活技巧# #家庭教育建议# #家庭行为规范#

唐代教坊是个什么机构?白居易《琵琶行》的教坊女,是风月女子?

唐代教坊,自唐高祖武德年间设立以来,经历了兴衰交替,其命运如唐王朝的历史一般波澜壮阔。公元8世纪,教坊成为诗人心中的创作天堂,白居易的《琵琶行》便是一例,他通过诗句描绘了一位熟稔琵琶技艺,但因命运无常而漂泊他乡的女子。

教坊作为唐代皇室的音乐和舞蹈训练机构,在唐玄宗统治时期达到鼎盛。玄宗不仅在宫中设有内教坊,还在宫外设立了左教坊和右教坊,左教坊以舞蹈为主,右教坊以音乐为主。与此同时,洛阳也设立了教坊,地点位于明义坊。教坊的设立和发展促进了乐舞艺术的繁荣,也丰富了唐代的文化生活。然而,安史之乱对教坊的打击不小,乐人四散逃难,教坊机构遭受重创。战乱结束后,教坊面临裁员,人员被大量遣散,直到晚唐宦官专政时期,教坊才又重新恢复。

教坊的兴衰不仅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还与教坊的人员构成都有一定关系。教坊使,由宦官范安及担任的“总监教坊内作使”,负责管理乐人及乐舞的选拔和表演工作。尽管教坊使的任命权在皇帝手中,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教坊使的权力逐渐膨胀,甚至假借皇帝名义行事,对教坊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教坊的乐人分为内人和优伶。内人是在皇宫內主要为皇帝表演的乐伎,她们不仅要具备出众的相貌,还要精通歌舞,享有较高的俸禄和优待。优伶有男有女,甚至包括一些儿童,他们多才多艺,或善歌,或擅舞,依仗技艺伴随在皇帝左右,像许小客、黄幡绰这样的优伶甚至还能获得皇帝的赏赐。

唐代歌舞的繁荣归功于教坊们的努力。教坊表演的内容多多样,主要包括歌舞和散乐。歌舞中的软舞和健舞则各有千秋,软舞动作柔美,乐曲舒缓;健舞动作矫健,乐曲节奏感强烈。《秦王破阵乐》是唐代著名的健舞,表演阵容强大,需要120名表演者,其地位相当于国乐。

百戏和戏剧作为唐代散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对教坊的表演贡献颇多。百戏类似现代杂技,表演技艺高超,而戏剧是集合了歌舞和剧情的表演形式,是戏剧的雏形。尽管很多人将戏剧与梨园等同,但实际上梨园是用于教习乐曲,教坊的表演范围更广。

教坊的人才来源有多种途径,主要包括乐户和民间艺人。乐户多由官户和官奴婢构成,成为乐户后要世代相承。民间艺人则会被朝廷选拔或由大臣进献给皇帝,一旦被选入教坊便要为朝廷服务。

然而,教坊人生并不总是荣耀。在安史之乱后,很多乐人被遣散,或在年老色衰后不得不离开皇宫谋生,或在战乱中流离失所,靠卖艺为生。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的诗句就描述了这种乐人流落民间的现象:“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代教坊的兴衰,映射了大唐国运的起伏,也表现了唐代文化的多元与包容,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教坊的乐舞传遍四方,影响深远。渐次沉寂的教坊虽已不在,但一曲《琵琶行》犹在耳边回响,留给后人无尽的想象与感怀。#视界频道激励计划#

网址:唐代教坊是个什么机构?白居易《琵琶行》的教坊女,是风月女子? https://zlqsh.com/news/view/4710

相关内容

白居易用《长恨歌》,一首诗贯穿了唐玄宗和杨贵妃和一生的爱情
许家这仨活宝啊,嘴上说着不去教坊司打探消息,实际全去了…
用戏剧教育点亮创意之灯 上剧堂举行五周年庆生派对
唐伯虎的《送子观音图》与意大利圣母像相似度很高,谁模仿了谁?
观风行殿、移春槛是何物?此人是皇家专职设计师,巧思赛过鲁班
白骨精一个人串演了一家子,隐藏着这样的佛教秘密!
斯文教授爆红狂捞金1000万,称不怕被骂!人民日报:红得有理
原创他的爱情,和小公爷雷同到像是原型
白居易晚上被冻醒,写下一首雪诗,短短20字美了千年
唐朝6岁女孩作诗一首,父亲看后感叹:长大后会成尼姑,送她出家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