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67岁丧偶老人自述:老伴走了才明白,人生最好的活法,不过8个字
'挫折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学会坚韧才能走得更远。'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人生经验分享#
67岁的王大妈与老伴携手多年,感情深厚。
前几年,老伴不幸因病离世。
子女们出于对王大妈的关心,决定轮流照料她。
对王大妈而言,住在子女家中热闹了许多,内心的孤独感也有所减轻。
然而,初时相安无事,随着时间的延长,矛盾逐渐显现。
在经历了几次与子女的争执后,王大妈最终选择了不再过问。
《围炉夜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
人到晚年,总忍不住对子女的生活指手画脚,对孙辈的教育忧心忡忡,甚至对旁人的选择评头论足。
可到头来才发现,管得太多,未必是福;说得太多,未必是爱。
一位67岁的老人,在老伴离世后,终于悟透:人生下半场,最好的活法,不过是“ 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1
子女家事,智慧旁观
关汉卿云:“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父母与子女,终究是独立的个体。
与其劳心劳力地替他们安排,不如学会在一旁静静守望。
张老伯独居村东老院,儿子儿媳住西头新房。
一日清晨,西头传来摔碗声与桌椅碰撞声。
张老伯拎起水壶,转身进了屋后菜园,对着菜苗浇水。
晌午,儿媳红着眼圈送来包子,放下盘子便要走。
张老伯从竹篮里拿出新摘的黄瓜塞给她,自己拿起包子坐在门槛上,半句不提西头的事。
傍晚,儿子来借锄头,搓着手站在院里,神色尴尬。
张老伯递过锄头,又指了指墙根的倭瓜,让他摘些带回,绝口不问争执的缘由。
过了几日,儿子儿媳解决了矛盾,又开始有说有笑,还常带孙子来看他。
《喻世明言》有云:“清官难断家务事。”
老人不插手儿女的家事,是对儿女生活的尊重。
儿女成家后,有了自己的日子要过,小两口有他们的相处模式,对事情有他们的判断,哪怕在老人看来有不妥,终究是他们要一起面对的生活。
你觉得该这样,他们觉得该那样,意见不合时,轻则拌嘴,重则生嫌隙。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活法,哪怕走点弯路,也是他们自己的经验,老人代替不了,也不必代替。
过好自己的生活,心态放宽,不给儿女添麻烦,是对他们最大的帮衬。
2
晚辈教养,温暖支持
《颜氏家训》有言:“爱子不教,犹饥而食之以毒。”
太多老人心疼孙辈,见不得孩子受半点委屈,于是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横加干涉。
可隔代的溺爱,往往适得其反,父母这边立规矩,老人那边拆台子,最终只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李奶奶守着独苗孙子小虎,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小虎抢了邻居家孩子的弹弓,父亲要教训他,李奶奶赶紧把小虎护在身后,转头笑着塞给对方块糖,说 “孩子小不懂事”。
他把学堂的墨砚砸了,母亲要罚他抄写三字经,李奶奶拦着不让。
自己拎着点心去赔罪,替他把过错揽在身上。
小虎要天上的风筝,李奶奶踮着小脚追了半条街;
他嫌粥烫,李奶奶吹凉了才敢递过去,自己的饭凉透了也不顾。
父亲叹着气说不能太惯,李奶奶就红着眼圈:“我就这一个孙儿,不惯他惯谁?”
十三岁那年,小虎跟人赌钱输了,偷了家里的银镯子去抵账。
母亲气得发抖,要拿藤条抽他,李奶奶死死抱住她的胳膊,哭着说:
“他知道错了,以后别再犯了就好。”
秋里,小虎跟着镇上的混混去偷地主家的牛,被抓进了官府。
李奶奶跪在衙门前哭了三天,额头磕出了血,也没能把人赎出来。
《孔子家语》有言:“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老人总是护短,孩子便会钻空子,失去对规则的敬畏。
不干涉,不代表不关爱,老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疼孙辈,陪孩子聊聊天、讲讲过去的故事。
但在教育上,不妨退到身后,相信子女的判断,尊重他们的原则,把主导权还给父母。
3
他人生活,包容同行
《论语》里讲:“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活到一定年纪,见多了人间百态,该明白每个人的日子都有自己的命数。
别人的选择里藏着他的经历,别人的生活里裹着他的难处,外人看到的不过是浮在表面的碎片,不能随便下判断。
陈爷爷在巷口摆了个修鞋摊,摊前常围些街坊闲聊,东家长西家短地评说。
对门的小夫妻总在傍晚吵架,摔东西的声响传得远。
有人凑到陈爷爷身边,说那媳妇性子烈,不懂忍让。
陈爷爷只顾着穿针引线,把鞋底缝得密密实实,没接话。
巷尾的寡妇收养了个残疾孩子,又有人议论,说她自讨苦吃,后半辈子难安稳。
陈爷爷刚好修完一双鞋,用布擦了擦鞋面上的灰,递给来取鞋的人,依旧没搭腔。
有回暴雨冲垮了王家的柴棚,众人围着说风凉话,笑他家平日舍不得修缮。
陈爷爷默默收拾好摊子,回家扛了捆柴送去,放下就走。
日子久了,街坊们渐渐不在他摊前议论是非,反倒比别处多了份安宁。
《菜根谭》有言:“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
评价多了,容易惹是非,张家长李家短,说者或许无心,听者却可能有意,传着传着就变了味,轻则伤和气,重则结怨怼。
本来是想聊聊天解闷,结果反而给自己添了堵,不值当。
晚年的日子,该过得自在些,种种花,养养鸟,和老伙计下下棋,琢磨点自己喜欢的事。
少盯着别人的生活品头论足,心里就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波澜,日子才能过得平和。
▽
冰心说:“一个美好的家庭,是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根源。”
人生过得最自在的方式,不是什么都攥得死死的不肯放,而是该松手时就得松。
对自己的孩子,别总想着管着,多信他们、尊重他们;
对小辈,别动不动就说教,给他们点空间让他们自己成长;
对别人,别随便就评价好坏,生活本来就多种多样,学着接受就好。
人生下半场,放慢脚步,莫管闲事,活好自己,福气绵长。
网址:一位67岁丧偶老人自述:老伴走了才明白,人生最好的活法,不过8个字 https://zlqsh.com/news/view/57867
相关内容
原创比齐白石小42岁的老婆,为他8次生育后,最后结局怎样?娱乐圈书法最好的五位明星,个个应该进书协,最后一位堪称教授级
再读《故乡》才明白,渐渐变老的70后,故乡已经回不去了
67岁王朔谈死亡:只能死在北京,但女儿不让死屋里,怕房子不好卖
我的后半生:看到老苟把房子留给小田田,才明白沈卓然单身的原因
84岁蔡澜:曾交往60多位女友,无儿无女,靠8个佣人养老
变老后不忍直视的4位大明星,蔡明需人搀扶,成龙满头白发
67岁王朔现状:满头白发撞脸李亚鹏,自称没有钱,靠朋友接济过活
14岁才女进人民大会堂领奖,生下3个私生子,养不起嫁过2个老汉
刀郎现象证明了老人家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永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