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戏曲慕课:数字赋能“蜀戏”生生不息
数字游戏能帮助孩子学习数学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乐趣# #数字游戏乐趣#
近日,“蜀戏新韵”成都市2025年度戏曲进校园戏曲慕课正式上线。作为成都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戏曲进校园创新项目,该系列慕课以视频为载体,系统呈现川剧、京剧、曲艺等传统艺术的核心技艺和美学特征,让广大青少年足不出户即可领略非遗戏曲的独特魅力。

本次上线的10节戏曲慕课内容丰富多元。课程由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成都市京剧研究院、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曲艺团、成都市青羊琴馆的优秀演员、非遗传承人,以及“小小传承人”共同参与录制,涵盖“川剧做功”“川剧把子功”“川剧翎子功”“京剧毯子功”“京剧妆造”“四川清音”“蜀派古琴”等核心内容。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慕课在深化体验上做出突破,新增互动教学与成果展演环节,将经典动作在镜头前“拆招解式”,实现手把手的远程传授。
今年是成都戏曲慕课项目开展的第三年。三年来,课程体系不断完善,累计录制精品课程30节,形成了清晰的进阶路径:从第一年的“入门知识”普及,到第二年的“名家绝活”展示,再到今年聚焦“传承有我”的实践体验,构建起从理论到实践、从观摩到参与的系统化学习通道。

“戏曲慕课不仅打破了时空限制,让优质戏曲资源被更多人看到、学到,也为戏曲工作者提供了展示与提升的舞台。”三度参与戏曲慕课录制的成都市京剧研究院首席妆造师罗映说,这一形式既推动了戏曲的传承普及,也促进了戏曲工作者理论素养与技艺水平的提升。
成都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戏曲慕课不仅是“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创新延伸,更是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重要变革。它打破了时空界限,将优质美育资源通过互联网无限扩展,让古老的戏曲艺术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近年来,成都市持续打造“蜀戏新韵”戏曲品牌,不仅通过“讲、演、教、展览、慕课、互动体验”等多元形式将戏曲送进校园,还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戏曲院团、戏曲博物馆等地开展戏曲实践活动,构建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戏曲传承新生态,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注入戏曲的澎湃力量。
网址:成都戏曲慕课:数字赋能“蜀戏”生生不息 https://zlqsh.com/news/view/71770
相关内容
戏剧遇上数字技术,会发生什么?黄梅戏“骨子戏”银幕新生 数字电影《罗帕记》在京首映
泼天的流量,戏曲“新人”要如何接
以青春视角“打开”京剧电影 用国粹戏曲讲好“思政大课”
「郑州有戏」戏曲院团唱响“古调新声”
40岁戏曲博士京剧演员黄兆欣因病离世,戏曲界痛失全能艺术家
以技术赋能艺术,见证北舞艺术教育的数字化革新
曾永义:《明清戏曲剧目简评与戏曲小语》
抄笔记!2025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攻略来了
一生挂念一人,被称为戏曲界女皇,最终却与大她20岁的人相守到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