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里过七夕,在南京感受古风浪漫!
七夕节去丽江古城感受浪漫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节日旅行#
当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遇上中国传统七夕佳节,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8月29日晚上,“大梦·红楼”沉浸式展演项目推出“在大观园里过七夕夜”的七夕特别专场,活动紧扣七夕节点,深度融合传统文化、顶级IP与前沿沉浸式体验,带观众度过了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古风浪漫之夜。
七夕传统乞巧民俗融入整个游览体验
本次七夕特别展演活动以“大梦红楼·七夕共梦”为主题,将七夕传统乞巧民俗融入整个游览体验。从踏入场馆那刻起,观众便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受邀入府的“宾客”。场内围绕主题精心布景,加上融入情境的音乐与灯光,营造出梦幻雅致的大观园月夜氛围,让观众移步换景,沉浸在《红楼梦》中大观园的胜景里。
为了进一步提升观众的体验,在入口处还设有主题打卡墙,馆内“桃花树”区域变身核心互动区,利用光影技术打造“大观园月下留影”专属拍照点,配以鹊桥背景、祈愿牌以及免费提供的团扇、仿古灯笼等“红楼风”道具,游客提灯漫步,对月留影,沉浸于“桥通鹊汉,花散香雾”的浪漫幻境之中,领略别样的风雅与情致。
来自南非的Karla和Daniel,是一对年轻的小情侣。当天晚上,Karla穿着一身漂亮的汉服,头上戴着精致的发饰。她告诉记者,他们来南京已经有一年的时间,非常喜爱南京这座城市,南京让她感到很放松,很舒适。Daniel说,虽然他不了解《红楼梦》,但这场演出让他印象深刻,除了演员们精彩的表演外,整个演出场景的布景也让他频频赞叹。
演出内容上,在以往80分钟的沉浸式展演基础上,项目特别编排了30分钟的七夕专属剧情。观众变身红楼大观园宾客,由“丫鬟”引入园中,“贾府众人”将带领大家体验“穿针乞巧”“投壶雅戏”“编织红绳”等传统七夕游戏。在谢幕环节,宝黛、芸红、琏凤三对高人气CP还带来了特殊返场彩蛋,将书中未尽的告白作为献给观众的压轴礼物,将古风仪式感演绎得深情满满。
当天到场的观众均获得了一份团队精心准备的七夕限定礼包,参与互动挑战活动的游客还额外获得了内含特制巧果、定制花束等精美礼物的“乞巧小福袋”,为这场古典文化之旅再添惊喜与浪漫。现场游客们对这场活动频频点赞,在他们看来,这样的活动不仅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七夕节的文化内涵,也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古典文学的魅力。
300场演出观众口碑持续热度爆表
截至本月底,“大梦·红楼”项目即将迎来第300场演出的里程碑时刻。自2024年7月开演以来,项目已累计接待观众超2.5万人次,市场化演出上座率稳定在85%以上。其中,外地游客占比超60%,已成为吸引全国游客的南京文旅新地标。
在口碑传播上,也是持续热度爆表。有观众重刷次数高达9次。《大梦·红楼》成功的背后,是一支深耕沉浸式文旅领域的专业团队。
今年7月,文都云数字文旅团队联合东南大学文化遗产院、博新全宇宙,在明孝陵博物馆打造南京首个明文化VR沉浸体验空间《盛世大明》。该VR大空间1:1数字化复原了明初都城盛景及明孝陵、明故宫、明城墙、大报恩寺琉璃宝塔等大明四大世界文化遗产,让尘封600年的明初都城盛景重现于世。自暑期档首发上线以来,便引发持续关注,为文博场馆的数字化活化利用提供了可复制的“南京方案”。
凭借在江宁织造博物馆《大梦·红楼》、浦口火车站光影夜游等本地文旅项目中锤炼的“文旅+技术+运营”的创新商业模式,团队走出南京,实现跨区域复制输出。
网址:“大观园”里过七夕,在南京感受古风浪漫! https://zlqsh.com/news/view/58313
相关内容
“大观园”里过七夕,在南京感受古风浪漫!浪漫广州·缘定七夕 | 珠水映鹊桥,花城共良宵
青岛七夕快闪把浪漫焊在海边了
《红楼梦》里的大观园到底在什么地方?
济南大观园蛇年花灯会:穿越古今的璀璨之旅
【七夕有约】“郑州有戏·流动的艺术”首秀阜民里!
七夕有约,就在今晚——“郑州有戏·流动的艺术”首秀阜民里!
古筝雅韵伴荷香,长春市南湖公园荷花节启幕
元宵节见证年轻人中式浪漫新风
《红楼梦》在南京又具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