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502)
'心理云课堂'在线直播课程,专家教授实时答疑。 #生活知识# #心理建议# #心理健康APP#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502)
清·陈寿祺《文信国琴歌》诗解读(21)
文信国琴歌
[清]陈寿祺
琴镌五十六字云:松风一榻雨潇潇,万里封疆不寂寥。独坐瑶琴遗世虑,君恩犹恐壮怀消。时景炎元年,蒙恩遣问召入,夜宿青原寺,感怀之作,谱于琴中,识之文山。旧藏何上舍述善家,今为李秀才绍邺所得。(青原寺在吉州。)
文山紫云不可留,文山古琴尚如昨。三宫颇忆汪水云(汪元量以善琴事谢后),七客谁论贾秋壑(杨维桢“七客寮”,“秋壑琴”其一也)。细看二十八骊珠,景炎赴召感怀作。公初志欲扶昆仑(见文山诗),临安事业风波恶。恨少尚方宝剑斩佞臣,又无博浪神椎歼寇虐。独剩云和空桑危苦霜月之孤柯,触【㮰,左为“扌”】哀音沉寂寞。夜雨青原一榻凉,风烟万里鸣秋柝。君恩世虑两沉吟,浮云柳絮无住着。羽换宫移反掌间,南冠楚奏心回薄。一十八拍胡笳声,愁对寒云连朔漠(见《指南录·胡笳曲》)。但惜《广陵》一散绝人间,不遣嵇生顾影挥弦索。六陵泪洒冬青花,穿云秘玩俱零落。(李林《解酲语》:西僧杨琏正伽启掘宋诸陵寝,理宗陵得“穿云琴”,金猫睛为徽,龙肝石为轸。)无乃天荒地老朱鸟归,犹似华阳之鬼悲漂泊(本《灵异志》)。前何后李皆好事,向来摩挱收锦橐。宜召端州玉带生,二妙并入芙蓉幕。请观翠绿藉长筵,龟纹虵腹梅花错。弦以园客之冰丝,徽以钟山之碧玉。(“玉”读如“龠”。《焦氏易林》:桑叶螟蠹,衣敝如络。女工不成,丝布为玉。)会须敲碎西台如意为君歌,歌成万古伤哀乐。
网友叶玮松问:这是清代闽地儒生乾嘉学者陈寿祺的一首古体诗。请先生帮我解说一下这首古体诗,看看这首诗的风格、用典和艺术特色。
钟振振答:(接上期)吟咏文天祥古琴的诗篇,陈寿祺的这首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早的。自清乾隆年间开始,诗坛上涌现出了一批吟咏文天祥古琴的作品。兹就笔者所见,举证如次。
(20)张鉴《冬青馆集》甲集卷一《诗》一《宋文信国瑶琴歌》
诗序曰:琴长五尺。上题云:松风一榻雨潇潇,万里封畺不寂寥。独坐瑶琴遣世虑,君恩犹恐壮怀消。时景炎元年,蒙恩遣问召入,夜宿青原寺,感怀之作。谱于琴中,识之文山。共五十六字,共钤二印,曰“仁至义尽”,曰“天祥宋瑞之章”。按《宋史》,端宗于德祐二年五月即位福州,改元景炎,公自温州入为右丞相。则所云“蒙召”,殆五月后事。七月,公复开府南剑州。自此至十月,帅汀州、兴化军,恐无缘再召矣。见拓本,因为之歌。
诗曰:竹垞昔见玉带生,手拓铭字成装池。冬青树冷说遗事,为生辛苦吟新诗。吾不见生见生友,古桐五尺生光仪。朝起挂在壁,对之神飞驰。始知丞相初识汝,乃在青原寺中夜雨时。是时木波已祝发,景炎改元始五月。公方勤王留温州,端宗召之乃入粤。提携远得梅花衲,碧血先从十指发。生之所交汝应交,中甫炎午与谢翱。黄冠汪水云,想汝更知己,可惜已经北去难招邀。杀声久分入柴市,变徵一奏霜天高。玉带生,虽有功,不及汝能写公之胸中。知公只一王伯厚,千载复有焦尾桐。夜深以笔划汝腹,古谊忠肝汝能觉。诗成廿八牟尼珠,急管么弦不堪读。想当顾影索再弹,奇气青霞郁河岳。从前何处匿光采,至今始得露圭角。纵有素女丝,知汝结轖难为词。纵有黄金徽,知汝寂莫不可挥。唯有钓坛竹如意,可以击石裂石相攀追。囊以古锦薰以蘅,零丁海外秋霜晴,寒潮夜落琴中声。我诗远愧竹垞叟,伴汝终须玉带生。
(21)陈用光《太乙舟诗集》卷七《从缙云令张子田维孝借观文山遗琴》
流传尊信国,启匣见瑶琴。风雨空堂夜,能存天地心。高山留古调(琴上刻公手书召对纪事诗,云已谱入琴曲),旷世感遥吟。更揽参军迹,如聆歌啸音。
按,“缙云令张子田维孝”,张维孝字子田,时为缙云县(今浙江丽水市缙云县)知县。
(22)张廷济《桂馨堂集·顺安诗草》卷八《宋文丞相琴》
诗序曰:琴刻云:松风一榻雨潇潇,万里封疆不寂寥。独坐瑶琴遗世虑,君恩犹恐壮怀消。后题云:时景炎元年,蒙恩遣问召入,夜宿青原寺,感怀之作,谱于琴中。
诗曰:潇潇苦雨打空山,谱入哀丝断漆间。时事已知非古调,此行何必计生还。江心他日弹流水,寺额长年照祖关(颜鲁公篆书“祖关”二大字,今尚在青原山寺。寺在江西吉州)。莫向六陵还度曲,冬青林树早榛菅。
(未完待续)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
网址: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502) https://zlqsh.com/news/view/60477
相关内容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461)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495)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447)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463)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476)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434)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479)
钟振振|宋·贺铸词笺注(13)
说“细腰”|钟振振
钟振振|宋·贺铸词笺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