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孟姜女庙前有一副对联,很多人不会读,郭沫若称:天下奇联

发布时间:2025-09-28 18:01

床头挂一副对联或山水画,增加文化气息 #生活知识# #家居生活# #卧室布置建议# #复古中式风#

郭沫若与山海关的天下奇联

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郭沫若先生以文学家、历史学家的双重身份闻名于世。即便在他逝世后,人们依然深切缅怀这位文化巨匠,在他诞辰120周年之际,来自海内外的友人齐聚一堂,共同追忆他的学术成就。

1963年秋日的一个清晨,年过古稀的郭沫若来到山海关孟姜女庙游览。当他驻足庙前,目光被一副仅有20字的对联深深吸引。这位饱学之士凝视良久,突然拍手赞叹:此乃天下罕见之奇联!随行的友人贾靖伍好奇询问:这对联读来颇为拗口,不知妙在何处?究竟是怎样一副对联能让见多识广的郭沫若如此称奇?让我们一探究竟。

郭沫若之所以能读懂这副奇联,与他自幼对对联的浓厚兴趣密不可分。少年时期,在四川乐山沙湾镇读书的郭沫若,曾有过一段难忘的偷桃趣事。那是一个初夏的午后,放学路上同学神秘地告诉他:后山寺庙的桃子熟了,咱们叫几个人去摘来尝尝?本欲回家温书的郭沫若顿时来了兴致,当即邀约四五个同窗前往。

这群顽童为避开僧人耳目,排成一列蜈蚣队,蹑手蹑脚地向寺庙后山摸去。殊不知他们嬉笑的声音早已惊动了守庙的和尚。当孩子们猫着腰钻进桃林时,和尚已悄然尾随其后。正当他们大快朵颐之际,一声怒喝吓得郭沫若手中的桃子滚落在地。次日学堂上,先生为惩戒这群小贼,出了一道上联: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年仅十岁的郭沫若不假思索对出下联: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这番对答不仅展露才思,更体现了敢作敢当的品格,令先生大为赞赏。

时光流转至1963年,71岁的郭沫若仍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这年秋天,他执意要登临山海关的108级石阶。随行子女担心老人体力不支,郭沫若却笑道:我这把老骨头还硬朗着呢!果然,他不仅率先登顶,还准确说出了台阶数目。面对孙儿的疑惑,他解释道:这108级台阶,暗合孟姜女凄苦人生的象征。

在石阶尽头,郭沫若为孙儿讲述了那个流传千年的爱情传说:秦朝时,孟、姜两家共育的葫芦中诞下女婴孟姜女。长大后,她与逃役书生范喜良相恋成婚。不料恶人告密,新郎被押去修长城,最终劳累致死。孟姜女寻夫至长城,恸哭七日,竟使城墙崩塌,现出丈夫尸骨。这个凄美故事,正是贞女祠(孟姜女庙)的由来。

当一行人终于来到庙前,那副著名的奇联赫然在目: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面对众人的困惑,郭沫若朗声诵读: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涨,常常涨,常涨常消。这副运用汉字多音特点创作的对联,既描绘了山海相依的自然景象,又暗含人生起伏的深刻哲理。同行的学者们无不叹服——潮起潮落似人生沉浮,云卷云舒如世事变迁,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所在。

在庙宇周围,还悬挂着其他楹联,如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但相较之下,那副天下奇联更显匠心独运。这些珍贵的文字瑰宝,不仅见证了中华文脉的传承,更展现了汉字独有的艺术魅力。

时至今日,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仍保留着贴对联、猜灯谜的习俗。这项传承千年的文化活动,既是文人雅士的智慧结晶,也是寻常百姓的生活乐趣。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言,品读一副好对联,既能陶冶性情,更能增强文化自信,感受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活力。

网址:山海关孟姜女庙前有一副对联,很多人不会读,郭沫若称:天下奇联 https://zlqsh.com/news/view/63895

相关内容

山海关孟姜女庙前有一副对联,很多人不会读,郭沫若:天下奇联
两位学界巨匠,郭沫若与陈寅恪对对联,郭出上联,陈随口而出下联
我读郭沫若 | 小开贞“穿牛鼻”
泰山上的“虫二”两字,始终无人读懂,郭沫若看完一笑:文人把戏
郭沫若4字骂鲁迅,鲁迅妙回5字,世人称这便是郭沫若的一生
为什么鲁迅、林语堂等人对郭沫若的评价这么差?
郭沫若用4字骂鲁迅,鲁迅5字回骂,世人笑称,这便是郭沫若一生
抛开郭沫若身上争议,他取得的成就有多高?鲁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郭沫若妻子于立群的字,水平不输丈夫,网友:当代赵孟頫与管道升
郭沫若用4字骂鲁迅,鲁迅用5字回骂,世人笑称:这便是郭沫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