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风声》上演 显著带动文旅消费
音乐娱乐趣闻:音乐节上,有时会邀请喜剧演员在台上表演,音乐与笑声交织,别有一番风味。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音乐欣赏的乐趣# #音乐娱乐趣闻#
人民网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尹星云)近日,由北京演艺集团参与出品、北京歌舞剧院音乐剧团参与制作的音乐剧《风声》在上海上演,该剧将于11月开启全国巡演,其中12月19日—22日将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
据悉,该剧同时入选中国文联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项目、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与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精品创作项目。
音乐剧《风声》改编自麦家同名小说,由总制作人、作曲阿云嘎,导演肖杰等领衔中外主创团队联袂打造,通过舞台艺术重现抗战时期“无名英雄”的信仰抉择,既是对革命先烈的深情致敬,也是中国原创音乐剧向国际水准迈进的大胆实践。首演以来,该剧迅速掀起观演热潮,其创新艺术表达深度吸引青年观众,显著带动文旅消费。未来,作品将通过全国及海外巡演,持续推动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阿云嘎表示,剧目以“悬疑中暗涌的诗意”与“绝望里藏匿的希望”为核心美学追求,通过血肉丰满的角色塑造与情感真挚的叙事,搭建起当代观众与历史对话的精神桥梁。
原著作者麦家指出,音乐剧凭借旋律、和声与舞台空间的有机融合,不仅保留了小说“限制时空下智力与情感博弈”的叙事精髓,更通过强化角色的精神主体性,使经典IP焕发出时代活力。他肯定了《风声》音乐剧团队的诚意和创造力,表示音乐剧“不止于依赖台词和表演,更要通过旋律、和声与编曲完成情感的递进与升华”,将厚重的文字出色诠释为立体的舞台表达。
为突破传统主旋律题材的叙事定式,《风声》在艺术形式上大胆革新,首创“沉浸式影院音乐剧”新范式。
曾为《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操刀的服装设计师阳东霖等加盟,确保剧目艺术水准与工业标准双线并进。阳东霖以“服装是穿在身上的灵魂”为理念,通过色彩与剪裁外化角色内心,使剧中人物李宁玉的理性铠甲、顾小梦的耀眼伪装成为舞台叙事的一部分。
音乐剧《风声》以上海西岸大剧院为原点,“为一部剧赴一座城”的文旅新场景正蔚然成型。该剧自9月26日全球首演以来,30场演出悉数售罄,印证了市场对优质内容的需求。优质剧目的产业意义在消费数据中得到充分彰显,配套消费呈现蓬勃态势。
这一系列亮眼数据背后,是剧目秉持的亲民票价政策与艺术品质的稳健平衡。制作团队始终坚持“好作品属于大众”的理念,超40位实力演员的加盟确保了舞台表演的高水准,展现出优质原创内容对文化消费的强劲拉动效应。
《风声》历经3轮工作坊打磨、上万次细节推敲,实现从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的学术孵化到交响音乐会的完整历程。阿云嘎强调,改编是文字与音乐“骨肉连筋”的再创作,“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实践投射到每个角色里,会比原封不动地照搬更有意义”。
在上海演出后,该剧将启动全国巡演,涵盖杭州、长沙、深圳、北京等城市,并计划于2026年登陆海外舞台,以音乐剧为载体讲好中国故事,致力于打造比肩国际的经典IP。
网址:音乐剧《风声》上演 显著带动文旅消费 https://zlqsh.com/news/view/66134
相关内容
“艺术+科技”促消费,上海音乐厅暑期“文旅三件套”吸引近2万中外观众成都青羊:跟着演出去旅行 “演艺演出”编织文旅融合消费新范式
刘斅:演出“破圈”带动文旅融合,一张门票撬动多场景消费
穿越95载华章,上海音乐厅新演季奏响文旅融合新声
用音乐赋能文旅,《城市最强音》音乐联赛2025启动
第十届中国·东莞音乐剧节启动,将上演10个剧目
安徽省启动黄梅戏文化精品剧目展演展示工程暨文化惠民促消费活动
王源鸟巢演唱会带动北京文旅新消费获北京卫视报道
合肥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做好“戏曲+”文章 “一张戏票”解锁假日消费新体验
城市即舞台:文化资本、情绪消费与演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