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艺评丨茅亦铭:丹尼尔·加蒂开启477岁“德意志老字号”的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11-05 18:45

学习编程,开启数字世界的新篇章 #生活乐趣# #新兴兴趣#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渐入佳境之际,“477岁高寿”的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时隔两年后,昨晚再度造访上海。此番,是由意大利指挥大师丹尼尔·加蒂首次以该乐团首席指挥的身份带团访华巡演。

去年8月,加蒂正式接棒蒂勒曼出任被誉为“世界古典音乐和交响乐团活化石”的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首席指挥,任期至2030年。加蒂当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将把首个乐季献给马勒,并计划在未来三个乐季完成马勒交响曲全集的演绎,这一项目涵盖马勒全部交响曲及声乐套曲,旨在通过他对德奥传统的深刻理解,展现马勒音乐的复杂性与情感张力。这也是该团历史上首次由同一指挥完成马勒全套作品的计划。

上海观众对于马勒交响曲并不陌生,就在几周前,指挥大师捷杰耶夫和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便以“马勒交响曲全集”先声夺人,留下了史无前例的创举。在本次巡演第一场中,丹尼尔·加蒂与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以“德奥传统名团”的姿态演绎马勒《升c小调第五交响曲》,颇有与先前捷杰耶夫、马林斯基“别苗头”或“扳手腕”的姿态。这部交响曲是马勒创作生涯中的关键转折点,也是交响乐文献中最具挑战性与深度的作品之一,标志着他彻底摆脱早期交响曲中依赖声乐与标题性内容的传统,转向纯器乐化的“绝对音乐”表达。全曲五个乐章被分为三部分,以“葬礼进行曲—暴风雨—谐谑曲—小柔板—终曲”的架构展开,通过主题动机实现内在统一,形成“从地狱到天堂”的隐喻性叙事。对指挥家的控制力要求极高,需在“支离破碎”的乐思中平衡悲剧与凯旋、混沌与秩序。在此交响曲中,马勒通过对死亡、冲突、爱与希望的交织,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情感旅程。

“马勒五”是指挥家们实打实的试金石,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所有的指挥大师都热衷于录制和上演“全集”了,加蒂大师也不例外。加蒂全程背谱指挥,而作为德奥传统乐团也鲜少地选择了一位女性乐队首席。与几周前捷杰耶夫“直冲云霄”的俄式狂风相比,加蒂的“德奥老号”更显内敛和“后劲足”!在葬礼进行曲中,他压低铜管与鼓点的音量,使悲怆更具仪式感;在第二乐章的激烈段落里,他加速的弓法与强劲的节奏推动形成冲突的爆发;柔板则以细腻的弓法让弦乐颤音如细雨轻拂,情感极度内敛;终曲的全体齐奏在加蒂的指挥下,速度略有提升,光辉的主题被推向高潮,整个东艺音乐厅观众席几乎被余音淹没。加蒂对每一次情绪转折的把握被评论家形容为“既保留马勒原有的悲壮,又注入个人的戏剧张力”,实现了传统与创新的平衡。

同样颇具看点的是,当晚乐团的铜管声部秉持了德奥名团的底蕴,但不追求柏林爱乐那种“高频剃刀”式的穿透,而更强调铜管与弦乐、木管的“共生”;弱奏层次丰富,适合表现马勒笔下“垂死—回忆—微光”的灰色地带;强奏时音量未必是最大的,但胜在音色厚实、音准稳定,能把末乐章的“胜利”做成“合唱团式”的整体升腾,而非“铜管独奏秀”,做到了“既守旧又生新”。

除了震撼力十足的“马勒五”,这里还要特别提一提安东·韦伯恩作曲、杰拉德·施瓦茨改编的《为弦乐队而作的慢板乐章》,这部作品替代了原本这场音乐会中要上演的武满彻《弦乐安魂曲》。这部降E大调的三部性习作,流露出青年韦伯恩罕有的勃拉姆斯式柔情,经扩编后声部更细密,私密爱意被放大为群体吟唱。加蒂和乐团在保持德奥传统精髓的同时,融入了强烈的戏剧张力,让现场融入感更强烈。

德国指挥大师蒂勒曼曾连续12年执掌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以“德奥正统”重构乐团音色,完成瓦格纳、施特劳斯、舒曼等全集录音,并率团成为萨尔茨堡复活节音乐节驻场乐团,获颁卡拉扬大奖,重返一线国际视野。如今,德累斯顿的大旗已经落在了意大利加蒂大师身上。“享誉世界,扎根森帕”,通过激活德累斯顿新声,重塑森帕音色,加蒂正全力开启乐团后蒂勒曼时代的“德奥韶光”新篇章。

网址:新民艺评丨茅亦铭:丹尼尔·加蒂开启477岁“德意志老字号”的新篇章 https://zlqsh.com/news/view/69095

相关内容

蒂芙尼呈现“爱的语言”主题活动 以经典爱情诗篇与文学作品致意浪漫情人节
北京榜样走进全聚德博物馆 感受老字号匠心与非遗魅力
徐若瑄抗癌成功欢度50岁,开启人生新篇章!
凯尔·弗加德(Kyle Forgeard)问“悉尼妹”西德妮·斯威尼(Sydney Sweeney)…
新民艺评丨南妮:达盖尔街,如此迷人
新民艺评丨朱光:成家或成为作家,都没成怎么办
“D罗”丹尼尔-罗德里格兹(Daniel Rodriguez)回到后台跟记者碰拳
小红书全民写作计划再开启,以“生活文学”呈现多元的日常
Daniel李丹尼尔smtown墨西哥最新舞台
和王赫野一起开启新的篇章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