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从“画匠”到“巨匠”

发布时间:2025-02-16 06:45

领略文学巨匠如雨果的《悲惨世界》,在故事中找寻共鸣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经典著作#

齐白石:从“画匠”到“巨匠”

20世纪的中国画坛,齐白石的声望可谓妇孺皆知。这固然因其诗书画印兼通,且艺术成就之高、面貌之新无人能出其右,但这里面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即白石老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他本身就是老百姓,他的画作更是就地取材,带着大自然气息,透着孩童般真趣,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这不可复制的艺术成就,或许与齐白石独特的成长背景和性格魅力分不开。

齐白石原名纯芝,出身于湘潭农家,因体弱多病不能胜任繁重农务,被家人送到木匠处当学徒。但拿起斧刨锯子给人家盖房子、上梁也并非轻省活儿。16岁时他转投雕花匠周之美门下,学当时更受尊敬也更担得上“手艺人”之称的细木作,三年出师。

从放牛娃到雕花匠,怕是当时农村孩子能够谋得的最好发展路径,而芝木匠却将这条路走出了新高度。凭借一本残损的《芥子园画谱》,他打破因循守旧的雕花传统,加入自己的理解,借鉴《芥子园画谱》中文人画画法融入早期的民间风格创作中,其时已显露出勤奋刻苦、追求变化、不断创新的特质。而做木匠的经历,练就了他的手、腕、臂功力,使其后来的绘画、书法、篆刻深受其益,乃至对他绘画中拙重老辣的用笔风格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千里马还需有伯乐。真正将芝木匠带进画坛并促使其一步步完成蜕变的,或许主要得益于三位贵人的提携。

第一位是湖南乡绅胡沁园。胡沁园独具慧眼,单从一幅帐檐就洞见了芝木匠的绘画天赋并主动找上门来收为徒弟。被建议改名为齐璜、齐白石的27岁青年,就此在胡沁园处盘桓研习近十年,大开眼界,打下了扎实的诗文创作基础,养成了闲暇时观察花鸟草虫的习惯。

第二位是陈师曾。1917年,53岁的齐白石为生活所迫北上谋生路,曾寄居于法源寺内并以刻印为生。二人因一枚印章结缘,一见如故,结为莫逆。陈师曾对齐白石老辣放纵的用笔追求极为推崇,曾借去日本办画展之际将齐白石的画作推向国际。

第三位是徐悲鸿。先后担任北平美专和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的徐悲鸿,看中的是齐白石突破传统的精神,把民间艺术观念引入绘画当中,开创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全新境界。徐悲鸿曾先后两度邀请白石老人走进课堂,更聘其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

这位从旧社会一路走向新时代的艺术巨匠,遭受过生活无着、求学无门的痛楚,经历过兵荒马乱年代无处栖身的凄凉,挨过不为市场见容的落寞,却终其一生砚耕不辍,自食其力,为世人留下画作三万余幅、诗词三千余首、自述及齐白石文稿并手迹多卷。如此高产、优产,不仅为其点亮了漫长幽暗的岁月,也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中国近现代文化艺术的宝库。

初到京华时,无情的市场对齐白石兜头泼了盆冷水。他不得不小心收起八大山人式的孤寂冷逸,于困顿窘迫中思量“衰年变法”。通过对吴昌硕作品的研习和大量临摹,逐渐形成独特的大写意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遂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卡咪娜 吕月华)

齐白石 牡丹

27cm×34cm 纸本设色 1955年 荣宝斋藏

网址:齐白石:从“画匠”到“巨匠” https://zlqsh.com/news/view/9561

相关内容

画坛巨匠——吴冠中
齐白石画了片树林,卖300万,他只画了一棵树,却卖了4.6亿
齐白石画了一只猴子卖460万,无名小辈也画了一幅,结果卖3.62亿
齐白石画了一个牛屁股卖570万,网友却都拍手叫好,这是为什么?
国画名家:吴昌硕、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的艺术经典
当艺术巨匠画作与光影融合:上海苏州河畔上演诗意对话
齐白石画牛被打脸?自己画牛“不要脸”,弟子帮忙画卖7751万
都说齐白石的虾画得好,究竟好在哪儿呢?
朋友寿宴,齐白石因心疼钱画了9个寿桃送过去,如今价值4140万
齐白石画蝉曾被他笑话,这只蝉拍出8亿,专家:放大4倍看就明白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