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肿瘤日:遇癌不恐慌 科学防治是关键

发布时间:2025-04-18 08:17

了解恶性肿瘤早期症状是防治的关键,如持续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无痛性肿块等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健康生活技巧# #恶性肿瘤#

新华社西宁4月17日电(记者央秀达珍、张子琪)恶性肿瘤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肿瘤的认知在不断提升,但仍有很多群众“谈癌色变”。4月17日是世界肿瘤日,专家表示肿瘤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公众应持续提高科学防治意识,早诊早治、规范诊疗,是控制癌症风险最为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

“我国常见的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宫颈癌等,很多癌症通过早诊早治是可以治愈的。”青海红十字医院肿瘤科主任张宽说。

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党委委员、肿瘤放疗二科主任王嵘介绍,肿瘤大致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恶性肿瘤又分为癌和肉瘤。大部分癌症是人体细胞在外界因素长期作用下,基因损伤和改变长期积累的结果。致癌的因素也十分复杂,包括化学、物理和慢性感染等外部因素,以及遗传、免疫、年龄、生活方式等自身因素。

专家表示,目前可以通过三级预防进行癌症防控,一级预防是指病因预防,即消除或减少可能导致肿瘤发生的因素,如控烟限酒、合理饮食、避免接触致癌物质等;二级预防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通过筛查、体检等手段发现肿瘤的早期病变,及时进行干预;三级预防是指通过综合治疗等手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一些群众存在认知误区,对肿瘤盲目恐惧,也未培养起科学规范的健康意识,认为自己身体还好不用做相关体检。”王嵘说,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按时体检、早期干预等,可有效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公众应持续提高对肿瘤的认知和防治意识,癌症患者及时接受规范化诊疗,并定期复查,以实现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责编:李慧博、孙娜)

本文分享自人民网科普频道,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网址:世界肿瘤日:遇癌不恐慌 科学防治是关键 https://zlqsh.com/news/view/22782

相关内容

细菌抗肿瘤关键原理揭示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 调整饮食习惯 远离“吃”出来的癌症
肿瘤患者如何打好“营养攻坚战”
我国专家提出鼻咽癌免疫治疗新方案
研究发现不良饮食可能与肺癌风险相关
“基因魔剪”切除头颈癌细胞特定基因
专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远离子宫内膜癌
一种天然物质可增强癌症免疫疗法疗效
喉水肿10分钟夺命?如何预防致命喉水肿?
小心!这种病毒容易传染给孩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