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直播探访潮汕非遗与美食文化,称“感受最多的是工匠精神”
旅行时探访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宽视野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文化生活# #传统文化传承#
9月15日,在完成南澳岛-饶平海湾横渡挑战的次日,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化身旅游与美食播主,走进汕头、潮州两地,带领网友“云”体验潮汕文化魅力。搜狐视频关注流“张朝阳”账号全程直播。
从中山纪念亭、广济桥到英歌舞、陶瓷微书等非遗项目,再到工夫茶、蚝烙等特色饮食,张朝阳实地探访潮汕文化,深入感受当地历史底蕴与人文风俗。“百闻不如一见”,他在直播中表示,要充分利用视频自媒体让非遗技艺被更多人看见,追溯历史对现代人的生活很有意义。
【1】汕头非遗见传承,品蚝烙美食忆横渡惊险
上午10点,张朝阳的潮汕文化之旅从汕头历史文化地标“小公园”开启。中山纪念亭旁,一支英歌队上演气势磅礴的表演,源自《水浒传》的刚劲舞姿吸引了张朝阳的目光。他全程沉浸观看,还向队员学习转槌动作,亲身体验这一非遗项目的豪迈活力。
随后,展区中陈列的35万字的《贞观政要》陶瓷微书、由整块香樟木一体雕刻而成“螃蟹笼”非遗作品,令张朝阳惊叹于精巧背后工匠们的极致追求。他感慨道,“这其实跟修行一样,不能有任何杂念,创作者要专注,和游泳时不能想别的一样。”
品工夫茶是汕头直播之旅的“重头戏”。茶艺表演后,张朝阳一边聆听非遗老师讲解“啜饮”技巧,一边用物理知识解析功夫茶杯的讲究之处,“小杯薄杯散热快,和空气一起喝能快速降温,热传导我在物理课第二本书讲过。”
正午时分,镇邦美食街成为张朝阳的“美食打卡地”。他先后走进银屏蚝烙、蔡溪记牛肉丸、壮雄薄壳等老字号。外酥里嫩的蚝烙食材,正好是早上两三点从张朝阳前一天横渡历险的蚝油场取来的。
这让他想起这段“蚝区脱险”的难忘经历——在9月14日的横渡挑战中,深水海域的高速洋流不断把他冲入蚝区,导致其手部被水下绳索附着的锋利贝壳划伤,张朝阳一度上船避险,好在及时调整好状态继续挑战,最终历时5小时18分抵达终点。直播中,他一边品尝美味蚝烙一边打趣道,“昨天跟蚝搏斗了好几个小时,今天吃到蚝,有一种复仇的感觉。”
【2】潮州古城寻历史,赏千年技艺叹文化穿越
告别汕头后,张朝阳转赴潮州,探寻千年古城的文化底蕴。抵达“中国四大古桥之一” 的广济桥东门时,他被韩江江景与桥体建筑吸引,“这个江的宽度刚好,有水则灵,江风一吹很舒服。”
广济桥的桥墩上聚集了手拉壶、剪纸、木雕、潮绣、陶瓷、抽纱等众多非遗传承人,手拉壶大师林朝明、剪纸传承人黄朝阳、刺绣传承人李晓丹等逐一在直播中展示技艺。当林朝明展示手拉壶制作时,提及这项技艺已有千年历史,壶身、壶嘴、壶胆均为手工拉制且严丝合缝,张朝阳化身“物理老师”指着作品解说道,“数学上就是柱坐标,全是圆转的。”
从广济桥至广济楼,行走于唐风宋韵的千年古城中,张朝阳感叹道,“这里对传统文化的保留非常好。”城楼内的潮州非遗精品展上,木雕“一拢江海”、潮绣“岁朝清供”等作品让他频频驻足,他坦言,“今天感受最多的就是工匠精神,不急不躁,做出精品,这是长期主义。”
谈及此次潮汕之行,张朝阳用“文化穿越”来形容,“在潮汕地区走一遭,感觉穿越了南宋、北宋年间,是一种文化之旅。”在他看来,潮汕的“工匠精神”渗透在饮食、潮绣等方方面面的细致之中,这令他印象非常深刻,“讲究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仪式感”。
他在直播中表示,搜狐作为一个自媒体平台,将会持续报道传播潮汕文化。此外,他还提到在搜狐视频平台上有非常火爆的汉服比赛,而潮州工匠能制出来最精致的、宋代宫廷品质的汉服,或能共同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文中图片均由搜狐提供)
九派新闻记者 温艳丽
编辑 任卓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网址:张朝阳直播探访潮汕非遗与美食文化,称“感受最多的是工匠精神” https://zlqsh.com/news/view/61715
相关内容
“双朝阳”聚首潮州:一场横渡海湾背后的精神共振 | 韩水论见微雕里的文化密码:李铭的非遗传承与文创实践
年货看“变”丨非遗美食拴住中外民众新春味蕾
在非遗正当潮中,属于中国人的年味又回来了
北京榜样走进全聚德博物馆 感受老字号匠心与非遗魅力
“中国人的年夜饭”正月初五开播,“茅台1935”带您共鉴非遗春节
深圳:“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精彩纷呈,市民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老凤祥深耕国潮文化,工艺创新显底蕴
广东迎宾馆苏东坡美食文化迎宾宴启幕
跨界与守界的对话 张艺兴融入“敦煌小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