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听潮圆寂,临终前写下一首诗,短短6句,道破人生的三重境界
‘唐诗三百首’中的许多诗句,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妙趣横生,富有诗意和智慧。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生活智慧小知识# #历史文化趣闻#
【侠骨佛心花和尚:鲁智深的三重人生境界】
说起《水浒传》里那些快意恩仇的好汉,鲁智深这个花和尚总让人过目难忘。他喝酒吃肉、拳打镇关西,却又在钱塘江潮声中顿悟圆寂,这样矛盾又鲜活的人物,在梁山好汉里独树一帜。
一、拳脚里的慈悲心肠
杀人放火的鲁提辖,其实有颗最柔软的心。在渭州城的小酒馆里,他听见金翠莲父女的哭声就坐不住了。当得知卖唱的父女被郑屠户欺压时,这个粗豪汉子竟细心地掏出五两银子——相当于当时县令半个月俸禄。次日清晨还特意守在客栈,生怕父女俩走不成。收拾郑屠户时,他故意戏耍这个恶霸:要十斤精肉臊子,不要半点肥的,等对方切完又改口要肥肉臊子,把市井恶霸整治得团团转。
二、禅杖下的江湖路
五台山的晨钟暮鼓关不住这颗侠义心。哪怕被逐出山门,他在野猪林救林冲时仍记得带把戒刀——这哪是普通和尚?分明是心细如发的义士。最动人的是他在瓦罐寺那场恶斗:饿着肚子与崔道成、丘小乙周旋,明明自己都吃不饱,却见不得恶人欺压僧人。那杆六十二斤的水磨禅杖,打碎的是世间不平事。
三、潮信中的大彻大悟
征方腊后,宋江要给他请功,这个曾经倒拔垂杨柳的莽和尚却说:都不要!要多也无用。在六和塔下听潮时,他突然懂了师父说的听潮而圆,见信而寂。这个一生都在管闲事的花和尚,最终在沐浴更衣后盘腿而坐,留下今日方知我是我的偈子。寺里僧人说他这般一个胖大和尚,竟能这般洒脱,连坐化都比别人豪迈三分。
鲁智深的故事告诉我们:真佛心不在戒律清规,而在明知世间黑暗,仍愿为弱者举起禅杖。从军官到逃犯,从和尚到草寇,他始终是那个会为陌生人掏空钱袋的鲁达。这样的花和尚,比多少吃斋念佛的假和尚更配得上善果二字。
网址:鲁智深听潮圆寂,临终前写下一首诗,短短6句,道破人生的三重境界 https://zlqsh.com/news/view/63706
相关内容
白居易晚上被冻醒,写下一首雪诗,短短20字美了千年元代诗人的一首小词,短短六句,风格清新,颇有唐人绝句的意境!
白居易很冷门的一首妙诗,短短20字无一生僻,却写出最美的一场雨
苏轼用三首禅诗,说透人生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层呢?
大唐写得最好的一首皇帝诗,短短40字,却入选《唐诗三百首》
宋代奇懒的诗人:一生只写一首诗,一首诗只有两句,至今人人会背
王安石的一首冷门小诗,平易深婉,很有王维山水诗的境界之美!
鲁智深的后人活到了射雕时代,黄蓉敬他三分,推举他做了丐帮帮主
李白临终前,写了一首诗,千百年来堪称“绝唱”,杜甫自叹不如
鲁智深为何活不到50岁?你看他干了多少坏事,读了原著才恍然醒悟